东吴的好工作
(Baonghean)红城乡党委书记(Yen Thanh)黄文切表示:“我们始终竭尽全力,让同娥村的人民安居乐业,让福音在全国人民心中得到弘扬。”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这里发现并清晰地感受到了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之间在建立团结方面的共识。
同吴村(红城乡)有150户人家,600人,曾经是一个艰苦的地区,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单一的水稻种植,贫困率超过20%,政治安全局势不稳定,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之间的团结关系尚未加强,对领导和方向的信任也普遍存在。当时,同吴村的政治体系并不完善,既缺乏保障,又十分脆弱……
![]() |
红城乡群众动员小组与同娥村群众动员小组进行工作交流。 |
落实群众动员计划,红城公社党委已作出决议,成立了强化的党支部深入同吴,公社群众动员小组已就“提高宗教地区基层政治体系质量和巩固”计划提出建议,并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打造“熟练群众动员”典范。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动员建设,政治体系不断巩固,该村拥有完善的社团组织,行政机构日臻完善,成立了跨家庭自治小组;前线工作委员会、村群众动员小组得到巩固,各项机构已投入有效运作。
为了在落实党和国家对同吴教区居民的政策和方针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党委和政府在动员民众方面必须制定策略。首先,从事群众动员工作的人员必须贴近民众,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前线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三个小组,每周在各村巡逻和维护安全,从而掌握情况,了解民众还有什么愿望和建议,以及哪些方面不清楚,以便及时解释、提出建议。此外,村调解委员会积极处理民众之间的冲突和分歧,发扬倾听、理解和公平、合理、感性的裁决精神,一些冲突得到了化解,各村团结一致、团结互助。由于纠纷调解工作卓有成效,同吴地区几乎没有再发生过投诉和举报……
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是凝聚强大力量、服务发展目标的前提。公社党委和群众动员小组与多家知名劳务输出机构进行了调研和联系,成功将数十名童工送往国外工作。此外,还为群众提供贷款,用于投资兴建农场和家庭农场。自此,群众生活得到改善,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实现了小康,许多家庭年收入达到1.5亿至2亿越南盾。
两年多来,同吴村已成为全村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先锋村。村支书黄清全激动地说:“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许多家庭主动拆除围墙、大门,有的家庭还为红城村的突破性项目捐献了数千万元越南盾的现金。”据黄清全书记介绍,同吴村150户人家,没有一户不为修建道路和基础设施出力出力,平均每户出资超过100万越南盾。
然而,这项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引起众多同乡人的重视。需要清理36户居民,拆除9栋附属建筑和房屋,民众需要捐献1425平方米土地来拓宽道路。经过多次会议和不断的劝说,他们并没有取得很高的共识。党委和群众动员小组决定深入每户人家,分析这项需要民众力量的项目的政策和效益。同时,他们直接与本堂神父讨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计划,并与神父一起到田间地头,提出解决方案,并共同讨论解决。
从讨论自筹自支方案、在村里成立新农村委员会、号召农户捐建道路拓宽工程等建立信任的计划开始,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场地清理工作。有了水泥之后,村民们自发贡献了数百个工作日,完成了570米长的村间道路工程。从同吾村的村间道路工程开始,捐建道路的运动在公社蓬勃发展,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新的氛围和面貌。
在同吴村党委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与“全民团结起来,建设居住区文化生活”运动取得了越来越高的成效,宗教界和非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团结日益加强。
清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