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社区的欢乐

December 24, 2015 23:36

(Baonghean)——我们在本文中遇到的天主教徒秉持着“敬天爱国”的道德原则,懂得如何奋起,创造新生活,并为改变家园做出贡献。和平安全,喜乐清新,这些是我们路过天主教社区时真切的感受……

长景县的海员

位于林江河口的春阳村,隶属于长景堂区的义春乡(义禄),共有141户人家,667名居民,其中90%以上是天主教徒。我们到达时,村里的船只正陆续返回。63岁的杜英寿先生刚刚结束了在河静省义安省清化市的海上长途航行,他熟练地将船锚稳固,并迅速与大家一起将竹筏划回岸边。

Ông Đậu Anh Thơ
经过长途航行后,杜安托先生划着他的竹筏回到岸边。

他笑容温和地夸耀道:“这次出海还不错,赚了4000万越南盾,这都得感谢天气好。”说完,就在返航船只的沙滩上,他兴高采烈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40年的海上生活。当时,18岁的Tho先生跟随家里的两个哥哥志愿参军,被分配到乂安省军区153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8年后,他带着军人的热情、党员的模范品格回到家乡,积极参加活动,成为合作社船队的队长。

在春阳,杜英寿先生并非唯一一个曾经服过兵役的人。这里的渔民大多都曾服过兵役。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后,他们回到家乡参与生产活动。他们是与风浪、与大海紧密相连的渔民,在合作社的船队里共同劳作。

3
杜安寿先生和他的妻子重新连接鱼线,为出海的那一天做准备。

在春阳村的众多参军男同胞中,我对阮胜利先生印象非常深刻。阮胜利先生曾在海军第四区金兰镇服役,后来在长沙当兵。服役三年后,1991年,他和村里的朋友们——邓文利、杜文念、邓文通、杜文长和杜全——回到家乡,积极参加船队的生产。在海上漂泊了24年,这些渔民把大海视为朋友,在船上共患难、共担艰辛。

世世代代,春阳人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代又一代,春阳村的男人们服完兵役后,都会回到村里出海打渔。比如,杜英寿先生的儿子杜英俊(34岁)1998年从长沙退伍后,出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回来继承父亲的渔业事业。

春阳村的渔民主要捕捞出口鱼类,例如鲭鱼、石斑鱼、鲷鱼、鱿鱼等。这些鱼虽然数量不多,但价值高,运输和食用都很方便。每次回程后,渔船都会选择在会口渔港出售给远道而来的商贩。

除了远洋捕鱼活动外,春阳村还发展与捕鱼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服务,如开设冷藏库来加工鱼类,商贩购买鱼类带到其他市场销售......

Tho先生说:“所有船只同时返回的原因是即将到来的天气不太好,而且圣诞节即将来临,每个人都在为节日做准备,希望节日过得充实而繁荣,届时该区将组织天主教党员聚会并互赠礼物。”

刚刚结束海上远航归来的春阳村老战士协会党支部书记杜红旗说:“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3人,其中47人参加过兵役。在渔业生产方面,全村有4艘船、6艘渔船,参加海上作业的人员50多人。”

太阳初升时,我们离开村庄,从长景堂望去,那些船顶飘扬着国旗的渔船,看起来多么自豪。没错,每艘在海上航行的渔船,除了维持生计之外,都是一座座里程碑,为保卫祖国的海洋和岛屿主权贡献力量。这才是春阳渔民们继续坚守大海、出海的神圣支柱。

莫文教区的变化

告别春阳,我们前往牟荣堂(清章)。牟荣堂共有近450户人家,2800余人,下辖三个堂区:牟荣堂、班石堂(位于清溪乡)和玉林堂(位于清安乡)。走在牟荣堂,可以感受到清新的乡村风光。

s
莫文教区的一户教区居民家庭。

我们走访了阮文胜先生(清溪乡第七组)家,他是堂区典型的困难家庭之一。几年前,他们一家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多年来一直享受着贫困户政策,但今年他自己也从贫困户名单上除名了。

他说,自己要有脱贫致富的心态,然后付诸实践,在做生意上要有创意、有进取心。孩子们毕业后,他送一些孩子出国打工,送一些孩子学木工。在他和全家人的勤劳和智慧下,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现在,他盖起了宽敞的房子,划定了合理的养殖区,还添置了许多昂贵的家具和家电。他说,今年的圣诞节一定会比往年更快乐。

在莫荣,每个堂区根据其居住地点、传统等因素,都有各自的“优势”。班石堂区在抗法抗美的两次战争中,有8位殉道者为国捐躯,以其木工工艺而闻名,产品包括教堂木工、家庭木工等。15户家庭从事木工行业,在家开设作坊,投资各种工具和机器,满足各种品味和需求,每年带来丰厚的收入,许多家庭几代人一起劳动。

Trẻ
莫文教区的孩子们对圣诞节感到兴奋。

除了木工,很多对市场敏感的家庭也不断拓展服务业,如裴世祺先生家刚刚开办了一家免烧砖厂,还买了一辆卡车,用于自家运输和出租;吴越帽先生家既做木工,又开出租车……在农业生产方面,武氏德女士家大胆投资2亿越南盾建起养猪场,每年出栏数百头肉猪,旁边还有5英亩的菜园,种植各种蔬菜,去年也带来了数亿越南盾的总收入。

清安乡玉林堂区在林业用地方面潜力巨大,优势明显。该堂区共有116户农户,其中80户拥有1至10公顷的林地,其中包括1至2公顷的茶园。植树造林和混合畜牧业为每户农户带来年均收入约1亿越南盾。其中典型的农户是黄文明先生,他每年从茶叶和柑橘种植中获得数亿越南盾的收入,此外还饲养着许多水牛和奶牛。

阮文典先生一家擅长养猪,每年售出约6吨生猪,收入约2.5亿越南盾。此外,许多家庭还保留着手工艺,制作粉丝和糕点,为家庭创造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例如阮友黄先生和阮文同先生。

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堂区居民积极参与,愿意捐献园地、耕地、砍伐树木、拆除围栏,以升级改造和扩建乡村道路。典型的例子包括清安乡的阮氏花女士和何思悝先生的家庭。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近年来,堂区大力推行劳务输出运动。目前,约有70户有子女的家庭在国外务工,其中许多家庭有2至3个孩子。

生活逐渐改善,堂区也重视教育,大力开展鼓励学习、鼓励人才的运动,各级优秀学生、考入大学的学生不断增多,仅玉林堂区目前就有22名大学生。一些家庭已有2至3名子女考入大学,如清溪乡的何思峦先生、清安乡的陈文行先生。

每年学年和教理年结束时,通过大学和学院入学考试的优秀学生都会受到堂区表扬和赠送礼物。推动社区的人道主义和慈善活动,成立慈善协会,募集捐款,筹集资金,探望病人,帮助处境困难的家庭。

牟荣堂区牧灵委员会副主席吴智礼先生表示:“尽管经济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交通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但堂区教友们很好地贯彻了信友互助政策,过着美好的生活,信奉美好的宗教,一步一个脚印,力争年年有新成就。” 圣诞节即将来临,堂区各处都张灯结彩,摆放着松树、马槽,人们翘首以盼一个祥和充实的圣诞节。

王文-辉秋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天主教社区的欢乐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