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强县努力转型“新型”合作社
(Baonghean.vn)-T根据2012年《合作社法》实施转型并生效,昆强县已制定多项解决方案、机制和政策来改善合作社转制后运行效率。
池溪乡植物与动物服务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目前苗圃总面积5000平方米,总资本9亿越南盾。多年来,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服务方面为社员发挥了“助产士”的作用,包括:提供良种、肥料、农药;寻找投资伙伴;协调相关计划、项目和专业机构,将技术工艺传授给群众。
![]() |
赤溪合作社的树苗。照片:Tuong Vi |
越南 Chi Khe 公社动植物合作社董事长兼董事 Nguyen Ngoc Trung 先生 Con Cuong 表示:“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是合作社充分发挥主体和法人作用,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等潜在优势,提高生产效率的条件。当前,合作社仍然面临生产用地资金不足、部分个体农户之间竞争不均等问题……”
许多合作社都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而成立的。例如,2015年成立的石岸农业服务合作社,借鉴了同胜村陈廷国家养猪模式,每批养猪超过150头,年收入超过2亿越南盾,石岸乡许多农户纷纷学习和效仿。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1户,其中肉猪饲养户10户,野猪饲养户2户,大部分户均有沼气池,规模最小50头/批,最大200头/批。
![]() |
班迪姆竹藤合作社、周溪公社为恢复和发展昆强泰族的传统职业做出了贡献。 |
加入合作社后,农户不仅分享了养猪经验,还在检疫、疫苗接种、生猪销售和生猪监管等方面获得了诸多支持。由于距离区中心较远,道路交通不便,商贩们不太愿意来合作社收购生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通常会安排农户同时放猪、同时出售,这样商贩们就不再犹豫,愿意来合作社收购。
石岸公社党委书记武廷清表示:“为提高合作社经营效益,石岸公社党委、人民委员会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鼓励和激励合作社经营。
目前,公社已划拨约12公顷的预留土地,将养殖大户集中安置在一个区域,为疫病防控、技术转移和环境卫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希望这一举措能够振兴当地经济,帮助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 |
河内市石岸乡同胜村陈廷国先生家的养猪模式,规模为150头/批。 |
昆强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卢文草先生表示:“昆强县目前有28家合作社,其中11/14已根据2012年《合作社法》完成转制。为了支持合作社转制,县人民委员会出台了多项支持和激励机制及政策,例如:人力资源培训、贸易促进、市场拓展、资金准入、企业所得税。此外,还为农林渔业合作社和合作社联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分配、土地租赁、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支持。”
![]() |
省合作社联盟与昆强县人民委员会合作计划签字仪式。 |
明行
孔强广播电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