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岐县努力建设文化机构
(Baonghean)-虽然面临山区、交通等诸多困难……但因为懂得发扬内功,10年来,新旗“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运动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模式、新因素……
该县辖区涵盖22个乡(包括135区内的3个乡:新合、田岐、富山和12个少数民族聚居乡)。为了在文化生活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新岐县加强了县委的领导作用,加强了从县到基层的政府管理,发挥了民族大团结阵线的作用和力量。该县每年都出色地完成竞赛和表彰工作,把每年建设达到国家标准的文化、信息和体育(VHTT-TT)机构的目标作为考核县委和基层政府竞赛工作的硬性指标。
新岐文化体育旅游中心副主任裴嘉利先生表示:“文化体育旅游厅每年定期与文化体育旅游中心合作,向县人民委员会提出建议,制定符合当地国情、特点和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动实施计划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宣传并动员民众,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参与文化生活建设活动对社区、家庭和自身利益以及责任。因此,自愿登记创建文化家庭、文化村和文化村的居民户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县266个村中已有117个村被认定为文化村,文化家庭覆盖率为72.9%。所有村和村都已签署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的村规民约。”
新岐的乡村道路和小巷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凝土铺设。
新岐各村婚丧嫁娶等落后风俗在逐步消除,但仍力求朴素、庄重,传承传统习俗……“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典型事例,如:义泰乡,由于动员工作做得好,群众自觉把墓地迁出居民区;第8街区(镇),群众自觉捐资数亿盾,修建文化馆、阅览室、迎宾门……
为了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如:跳竹竿、掷锣、打弓弩等传统节日以及维、兰、润、夏、哈特、哈特……等旋律。每年,该县从公社到县级组织森村歌会。每两年,在全县组织一次民族文化体育节。每年,在村庄、公社每两年组织一次典型的文化节。根据组织色彩和人们的兴趣组建187个俱乐部,例如:体育俱乐部、时事俱乐部、婚前俱乐部、诗歌俱乐部、婆媳俱乐部、不生第三个孩子俱乐部、青年创业俱乐部……
截至目前,全县22个乡镇(22个)和167个村(264个)都建有艺术团体。全县共有151个足球场、334个排球场、246个村文化馆,所有乡镇都建有100至150个座位的文化馆……为各阶层民众参与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100%,许多村(村)还设立了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考入高校的优秀学生。
新岐镇第八街区党支部书记阮德莱表示:“在上级领导的明确指示和指导下,在群众的积极响应下,‘全民团结起来,共建文化生活’运动开展至今,第八街区已消除了社会弊病。当大家自发捐款、自发劳动,兴建服务于文化生活的公共设施时,街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街区的文化、体育和社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从老人到孩子,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
可以说,新岐县“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运动对该县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切实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特别是,通过这项运动,该县动员了众多民间力量,建设了文化体育机构,为人民享受精神文化产品创造了条件。
然而,新旗县党委、政府和人民仍需克服一些困难,即新香乡、香山乡、新合乡和集春乡的部分村组由于经济条件困难,尚未真正重视文化生活建设和传统文化价值保护工作,一些机构仍严重依赖国家投资。保护泰族和土族传统手工艺村和吊脚楼政策的实施在认识和政策机制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
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