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风暴”经过的地方
(Baonghean) - 每年有近30人死于艾滋病,数十名儿童沦为孤儿,许多母亲因失去养家糊口的人而苦苦挣扎。这是我们最近在同文乡(Que Phong)出差时目睹的令人心碎的现实……
(Baonghean) - 每年有近30人死于艾滋病,数十名儿童沦为孤儿,许多母亲因失去养家糊口的人而苦苦挣扎。这是我们最近在同文乡(Que Phong)出差时目睹的令人心碎的现实……
同文乡卫生站副站长魏清河先生给我们看了一份名单,说:“仅2010年至2011年,同文乡就有21人死于‘疫’。”我们循着名单,前往疫区村庄。问起这种世纪疾病,村民们天真地回答说:“现在感染‘H’的人不计其数,这里村子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因为‘疫’而消失了……”我们联系了一些女干部和乡警,询问感染H的人数,得到的回答都是摇头!
然而,公社里却经常发生家庭成员因“吃”而死亡的故事。
该男子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
陈氏蒂30岁了,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苍老,面色阴暗憔悴。自从丈夫疑似艾滋病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她单薄的肩膀上。
在同文乡那昭村的破旧房屋里接待我们的,1991年出生的何氏H女士悲伤地讲述道:“4月底,两天之内,她家经历了两次病痛的折磨:她的丈夫梁文哲(1987年出生)和公公梁文世(1965年出生)先后因“乐施会”病去世。原本就破败不堪的房子,随着丈夫的“顶梁柱”去世,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她唯一的安慰,就是她1岁的儿子——他能否逃脱这种可怕的世纪疾病的感染风险,谁也说不准。
至于纳昭村的哈文D(1987年出生),即使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却对“et”这种疾病一无所知。他身材魁梧,肩膀宽阔,但面容憔悴,近乎绝望。他瘦得皮包骨,总是躺在那里喘着粗气。当被问到时,D说:“我没有上瘾,我只是注射过几次而已。” 他是如何感染“et”的,D自己也不知道。就连D的妻子(1992年出生)也和丈夫一样天真,从来不知道避孕套是什么,尽管她好像听说过“et”很可怕!
我突然想起一位在桂峰森林保护局工作的朋友去森林里讲的故事:村民们以为“et”是虫子,爬进肚子里疼,于是就聚在一起喝酒杀虫。我不知道朋友的故事是真是假,还是玩笑,但听了让人心碎。同文乡的妇女干部也说,这种情况还在继续:一些妇女的丈夫死于艾滋病,几个月后,却被发现与另一名男子“同居”。我不禁想问,几年后,还会有多少人感染艾滋病,甚至死于艾滋病?
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