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定时炸弹”面前中国的无助
中国承认朝鲜危机的威胁,但没有有效措施阻止它。
![]() |
朝鲜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图片:朝中社。 |
中国国务院顾问时殷弘教授12月16日警告称,“朝鲜是一颗定时炸弹”,北京只能寄希望于拖延来化解它。据《南华早报》报道,一位前中国高级军事指挥官后来表示,中国需要“动员防御措施”,以防朝鲜半岛随时爆发战争。
就在几天前,中国边境省份朝鲜的报纸《吉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导人们如何防止核攻击的影响,并配上了如何寻找掩护和避免辐射的插图。
日经新闻评论员中泽胜二表示,中国学者和前军方官员的上述言论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北京几乎没有任何牌可以控制其盟友平壤,并且已经做好了朝鲜半岛出现最坏情况的准备。
平壤进行一系列导弹发射和核试验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之间爆发口水战,给北京带来了解决危机的巨大压力。但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中国似乎不再拥有控制朝鲜或防止朝鲜核灾难发生的主动权。
《新西兰先驱报》援引国际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已无法说服邻国朝鲜终止其导弹和核计划。北京从一个有影响力的“庇护国”,如今不得不承认平壤已不受其控制。
中朝关系曾被描述为“血浓于水的友谊”,指的是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北京派遣志愿军援助平壤。然而,自金正恩上台以来,两国关系恶化。
中国政治局常委高级官员上次访问朝鲜是在2015年10月,当时刘云山前往平壤与金正恩会面。此后,北京屡屡误判平壤的意图,甚至因其导弹和核试验而“蒙羞”。
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会议原定于北京开幕的几个小时前,朝鲜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9月3日,在习近平即将在福建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发表讲话之际,平壤进行了核试验。11月,在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特朗普并承诺共同遏制平壤之后,朝鲜发射了一枚火星-15型弹道导弹。
![]()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路透社。 |
此后,中国似乎对朝鲜失去了耐心,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2月1日的讲话所表明的那样:“朝鲜曾经是与中国保持密切友好关系的国家。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双边关系变得越来越对抗。”
这是中国政治局常委首次公开将中朝关系描述为“对抗性的”,尽管此前许多中国高级官员都承认中朝关系恶化。
“中国不能也不会阻止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中国一家安全智库的研究员这样评价中朝关系。
阳痿
12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被问及朝鲜危机最新进展时也公开表达了愤怒。他表示:“经过两个月的相对和平,朝鲜半岛局势再次紧张。”他对朝美双方未能抓住中国提供的对话机会表示遗憾。
中国提出了“相互冻结”的方案,即朝鲜停止核导试验,以换取美韩停止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王毅的评论表明,这一方案已被美朝双方忽视。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提出的“相互停止”倡议在实践中不可行。美韩联合军演虽然得到国际社会的合法认可,但朝鲜的核导试验却受到联合国的批评。
![]() |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导弹发射后做出反应。图片:朝中社。 |
中泽表示,这项提议仅仅是中国为反击外界批评北京未采取任何行动解决危机而采取的“外交举措”。但随着朝鲜试射“火星-15”导弹,以及出现第七次核试验的迹象,中国意识到威胁已上升到新的高度。
过去,中国本可以利用其外交影响力,以某种方式结束美朝之间危险的核僵局。但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北京现在别无选择。
“中国认为美国随时可能对朝鲜发动攻击,”一位中朝关系专家评论汪洋和王毅的言论。“这两位高级官员的言论是为了控制损失,也是为了向民众传递一个信息:做好最坏的打算。”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