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民俗风情的地方

October 11, 2011 15:46

义安省西部辖10个县和新设立的太和镇,人口112.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8.4%,其中少数民族4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8.4%。这里是京族、科穆族、山优族、泰族、土族、蒙族、乌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拥有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数百年来民间歌曲、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发源地,这些文化正在得到保护、恢复和弘扬。

(Baonghean)-义安省西部辖10个县和新设立的太和镇,人口112.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8.4%,其中少数民族4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8.4%。这里是京族、科穆族、山优族、泰族、土族、蒙族、乌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拥有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数百年来民间歌曲、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发源地,这些文化正在得到保护、恢复和弘扬。

通过多次走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注意到西部的乡村和土地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宝库,尤其是发展迅速的傣族文化。傣族有“夏、林、润、随”等民歌;佤族有“嘟嘟奠奠”、“塔亭塔堂”等民歌。每逢春节、春天来临,或乡村有喜事,男女青年、老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使这些乡村的文化艺术活动更加活跃。在乡村里,只需一坛米酒、一副锣鼓、几个吹笛的人,就能举办一场热闹的文化艺术盛会,洋溢着高原民族的文化色彩。在对外开放、融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导致文化认同感逐渐消退。山区公社、区内民间音乐、歌唱俱乐部的成立,让我们看到,保存和维护民族文化特征的工作,包括保存和弘扬民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之美,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大力推广和拓展。



克定村艺术团表演泰族舞蹈《巴科》
(周行 - 归洲)。照片:陈玉兰

在昆强县、归合县和桂峰县,妇女、农民、老年人、青年联合会等群众组织都成立了民间音乐和歌唱俱乐部。昆强县最为典型,拥有多达12个俱乐部。归合县有西姆村民间文化俱乐部和土村民间音乐和歌唱俱乐部。桂峰县有光峰村民间文化俱乐部——这些俱乐部活动质量较高。此外,还有锣、拉姆、萨普、仁胡等俱乐部……在这些俱乐部中,我们认可会员们的热情和志愿精神,无论老少,他们都怀着真挚的感情和热情自愿参与,希望为传承家乡民歌之美贡献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舞团也吸引了老年人的热情参与和责任感,他们直接向年轻一代传授古民歌、古歌词和古音乐,帮助年轻一代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民歌的价值和美德。典型的例子包括班图和班努阿歌舞团(Con Cuong)、托族民歌团(Mo Hamlet, Quy Hop)和西姆族民歌团(Quy Hop)的老年人。

正是志愿精神、对故土民歌的热爱、对故土民歌的尊重和传承,将民歌社的成员们团结在一起。例如,在昆强县的泰国民歌社,每次聚会演出,成员们都会自愿捐赠大米和善款,并动员当地民众捐款支持,但仍然每周六和周日晚上定期维持运营。由于资金困难,许多社团没有足够的乐器,例如锣、钹、排箫、笛子、鼓等,但在许多地方,社团都积极动员当地民众捐款购买乐器。许多社团和成员自愿捐献家中的乐器,供社团运营。

经调研,我们了解到,为保持民歌社的活动,昆强县委派青年联合会协调老年人协会和妇女联合会,组织青年学习传统民歌,并指导年轻一代学习和使用传统乐器。县文化厅与普玛国家公园协调,每当有游客团体来参观旅游时,就派民歌社到公园进行演出,向海内外朋友和游客介绍泰国民歌之美。

然而,也必须指出,义安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文化部门和乡镇的预算非常有限,导致民歌和民族乐器的修复、保存和推广面临诸多困难和限制。因此,为了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歌得以传承并在当今生活中得到良好弘扬,需要从乡镇到省级各级各部门在资金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投入,尤其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


波兰舞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充满民俗风情的地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