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远洋渔船质量的担忧
(Baonghean)——渔业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然而,由于国家支持有限,公众意识低下,确保渔民及其车辆的安全变得更加紧迫。
与沿海各省相比,义安省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目前,全省拥有渔船 4,017 艘,平均捕捞能力超过 91CV。其中,1,139 艘渔船的捕捞能力超过 90CV。近年来,为落实转产政策,全省对提高海上捕捞渔船质量的投资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自今年初以来,全省已建造新船 172 艘,改装渔船 121 艘,每艘捕捞能力为 300CV 至 700CV,投资额为 20 亿至 50 亿越南盾。为支持群众,省人民委员会根据 2012 年第 9 号决定,建立了支持新船建造利率的机制。2010 年至 2013 年,全省已拨款超过 118 亿越南盾,用于支持 198 艘新船的建造。这对全省远洋捕捞业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 |
琼义乡(Quynh Luu)渔民的远洋渔船。 |
然而,尽管拥有庞大的船队,该省目前的渔船质量却有限。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数渔民都在安装从西贡购买的旧机器。这些机器主要来自日本,是二手的,因此购买后,人们需要花费一笔钱进行维修和保养,才能投入使用。
琼义乡和琼琉乡是拥有大量定期在远洋作业的渔船的地区。全乡共有99艘300马力以上的渔船,其中100%使用旧发动机。近年来,琼义乡居民大胆向银行贷款,投资建造新船、提高新船的运力,但由于资金不足,大多数人还是购买旧船使用。该乡渔业协会干部胡克黄表示:平均而言,一艘新船的价格为15至30亿越南盾,而资金有限,因此必须购买旧船使用。旧船的局限性在于质量没有保证,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钱来更换零部件,因此成本增加。此外,由于使用旧船,消耗的石油更多,对环境造成影响。
琼义乡和平村的苏维珠先生就是从小打渔的渔民之一。在海上漂泊多年,苏维珠先生最担心的就是渔船的质量越来越差,而海况越来越复杂,渔船必须航行到更远的海域才能捕到更多的鱼。2013年初,他驾驶的180CV渔船在海上作业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导致船上许多船员陷入恐慌。他随即向大陆报警求救,并不得不雇佣渔船将其拖回。看到渔船不安全,维修费用越来越高,每年大约需要1亿越南盾,他决定把船卖掉。他说:“看到船不安全,我决定把它卖掉,再借些资金造一艘380CV的船。”但由于资金有限,我只能买得起一台价值10多亿越南盾的二手发动机。如果政府能给我更多支持,我就可以买一台新机器。
该省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海上事故,即使船只已经停靠码头。今年以来,已发生14起事故,涉及14艘船只,给渔民造成数十亿越南盾的损失。事实上,渔船事故表明,除了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外,大多数沉船和人员死亡事件都与渔民意识不强、渔船质量差、海上生产组织意识不强等人为主观因素有关。
根据专业机构的建议,为了确保出海安全,船体使用年限不应超过15年。然而,在琼琉县和黄梅县等许多地方,许多船只自1995年至今仍在使用。海上捕鱼被认为是一项风险高、损失大的职业,而全省拥有船体保险的船只数量不到10%。尤其是船员的保险费用更高,许多船东仍然对船员的生命“漠不关心”。
在琼琉和黄梅两地,很少有船只购买船体保险。据仙水乡渔业协会主席阮文科介绍,尽管政府大力动员和宣传,但民众的购船意识并不高。阮文科先生说:“从2010年至今,很少有车主对船体保险感兴趣。人们认为,占船只价值10%的保费太高,而且手续繁琐,所以没人感兴趣。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就得承担损失。”
捕鱼设备日益配备了鱼探仪和GPS等现代化设备,但人们仍然依靠自身经验进行捕捞。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司副司长朱国南先生评价道:“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资金支持渔民建造新渔船,提供远洋捕捞设备,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许多渔船仍然缺乏航行灯、救生圈等设备。”
根据规定,船舶必须配备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筏。然而,船上配备救生圈的船舶寥寥无几。经检查,大多数船舶都配备了救生圈,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其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市场上仍有人购买救生圈,相关部门很难控制其质量。如果由于人们没有购买船舶保险而发生事故,他们得不到赔偿,导致许多家庭陷入贫困。
南先生建议,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远洋渔船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沿海资源的影响,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建造250CV及以上的新渔船。此外,还应支持90CV及以上渔船的船体保险和船员保险,以鼓励这些渔船队参与黄沙、长沙和DK1等远洋海域的开发。目前,用于支持2010年和2011年建造新远洋渔船的利息资金仍然不足。因此,需要尽快落实额外资金,继续支持人们安心出海、坚持在海上作业。
范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