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准学校“未达标”的担忧

May 10, 2013 16:38

制定国家级学校标准,使各级教育达到优质化、国际化的水平,是国家教育的奋斗目标。为此,我省各地积极争取国家级标准,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很多地方,不少学校“落伍”,不少学校面临“落伍”的风险。这的确是我省教育管理者苦苦思索的难题。

(Baonghean)-制定国家级学校标准,使各级教育达到优质化、国际化的水平,是国家教育的奋斗目标。为此,我省各地积极争取国家级标准,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很多地方,不少学校“落伍”,不少学校面临“落伍”的风险。这的确是我省教育管理者苦苦思索的难题。

学校符合债务标准

根据教育培训部规定,所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自认定之日起五年后,必须接受检查、审查和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有资格获得重新认定或更高级别的认证。然而,目前我省不难发现,许多学校虽然超过了规定的期限,却没有提交继续达标的重新评估申请,也有许多学校在被认定达标一段时间后,陷入了一项或多项标准“欠标”的状态。

2005-2006学年,新龙幼儿园(Tan Ky)是该区第一所获得国家级认证的学校。经过7年的认证,该校的校园面积仍然狭窄,不符合国家级学校的标准;大部分教室破败不堪;厕所需要三个班共用一个;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室不够用,不得不借用音乐室。此外,学校还缺少3间功能性教室。该校校长阮氏南女士表示:“近日,新旗县教育培训厅督查组来校检查,学校符合国家级标准学校的标准。除设施不足外,其他条件均符合。目前,新龙乡人民委员会已决定投资扩建校园,建造一栋两层办公楼,并按照标准学校的标准,配备齐全的教室和功能室。”

至于嘉春中学,虽然在2010-2011学年被认定为达标,但目前学校按照规定仍然缺少多功能教学楼,缺少一些功能性教室,例如:工会活动室、队部活动室、值班室等,学生课桌椅大多已破损。又如嘉春小学,虽然在2005-2006学年被认定为达标,但实际上仍然缺少学科教室和功能性教室。

不仅山区学校,就连条件更优越的平原地区学校也面临“水平下降”的风险。琼侯小学(Quynh Luu)在1999-2000学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学校,在2005-2006学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学校。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面临着教室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室短缺的问题,学校不得不在周三下午(教师们的日常活动时间)安排轮流上课,并将日常活动时间安排到周六上午。学校的图书馆也不够大,因此学校不得不在树下搭建移动书架;并在图书馆前开辟一个院子,为学生搭建阅览室。

黄梅镇中学于2007-2008学年被评为达到国家标准,并被评为琼吕县一流学校。然而,到目前为止,根据国家标准学校的规定,该校仍缺少学生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专题教室和练习室。



黄梅国立标准中学(Quynh Luu)不得不将图书馆阅览室“改造”成计算机室。

当今普遍存在的现实是,获得国家级认定的学校,师生素质普遍高于一般水平,但学校设施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大多数达标学校在设施建设方面尚未达标,教室、功能室、多功能室、卫生设施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学校校长办公室兼任副校长办公室、教职工办公室;团队室、医务室、财务室合二为一,图书馆兼任教学设备存放室。

难以维持可持续的标准?

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对于全省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系统的更新改造和建设,以及为困难学校制定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战略而言,资金都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这些障碍和挑战,无论发生还是过去,都是一个问题……“钱去哪儿?”。由于许多设施和工程仍然缺乏,而且状况每况愈下,新龙幼儿园(Tan Ky)需要30至40亿越南盾的建设投资,这笔资金对于这里的师生来说目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根据估算,如果以每人每年10万越南盾的速度从民众中筹集资金,需要10年才能凑够,而为了缩短时间,公社既没有资金,也不指望任何项目或计划。至于位于135CP类别下特别困难的公社——嘉春中学(Giai Xuan Secondary School),它正期待着公社的项目。 “贫困户比例高达50%,因此调动民众捐款非常有限。每年社会化资金只有8000万至1亿越南盾。要达到学校设施标准,需要40至50亿越南盾。设施建设的投资超出了学校的能力。学校的希望寄托在特别困难的乡镇项目上。”嘉春中学校长范青南先生说道。

即使意识到面临的问题,从校长到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仍然无法拿出具体的可行解决方案。因为调动资金来源的问题并非总是触手可及。许多学校在努力“保持标准”时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土地资金。与教育质量的困难不同,要满足设施的要求,不仅需要人力资源和资金,还需要足够的土地面积。这是学校绝对无法做到的。我们知道,为了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学校,许多公社不得不为学校增加更多的土地面积。除了上述主要困难之外,目前该省一些学校还面临着教育质量有限、师资队伍数量得不到保证、学科结构不匹配、质量不足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达标认定决定明确规定认定期限为5年,但很多学校对此视而不见,认为“达标”是永久性的。有些学校甚至按规定建设设施提交给检查组,但在认定决定作出后,却将这些设施挪作他用。因此,认定期限届满后,大多数学校既不准备文件,也不提出重新认定检查,仍然自认为“达标”。同时,各级部门对学校的重新认定检查也漠不关心。以认定期限计算,截至2013年4月15日,全省1557所学校中,一级达标学校和二级达标学校总数加起来,尚在认定期限内的学校仅有362所,占比23.25%。

1997-1998学年至2013年4月15日,全省共有765所学校通过国家级认定,其中幼儿园225所,小学405所,中学117所,高中16所。但按五年认定期限计算,截至2013年4月15日,全省1557所学校中,一级学校数与二级学校数之和为362所,占比23.25%。


文章和照片:THANH PHUC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对标准学校“未达标”的担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