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第一天人们不给压岁钱
(Baonghean.vn) - 蒙族人认为给压岁钱是孩子给父母的职责,压岁钱礼物仅仅是鸡和糯米,而克木族人在春节第一天则不给压岁钱。
蒙族可以说是一个保留了许多独特文化特征的民族,尤其是春节和春天的习俗。
春节30日下午,人们会剪下自己制作的纸片,贴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比如桌子、椅子、柱子上,祈求新年好运连连、平安顺遂。下午4点左右,全家人都会聚集在村里的体育场,举行村里的祭拜仪式。
一家之主牵着一只鸡,带领大家绕着一大堆茅草走,茅草中间有一棵桐树(一种软木树),以此送别旧岁,迎请新年神明共度春节。之后,大家回家布置祭坛,杀一只鸡迎接新年。
![]() |
蒙族人准备祭坛庆祝春节。图片来源:Dao Tho |
据居住在奇山省南坎乡南谦二村的刘赛平先生介绍,过去,苗族人民家中都会备有燧发枪,因此他们会将燧发枪向天空鸣放,以此来宣告一年中神圣时刻的到来。鸣枪之时,也是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给父母送压岁钱的时刻。
![]() |
蒙族男女在春节期间兴高采烈地抛包子。图片来源:档案 |
蒙族人的拜年礼金不需要金钱,只要带一瓶酒、一只鸡、一盘糯米饭给父母,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子孙满堂。
“以前有炮,所以每年压岁钱仪式都会在炮声响起的时候举行。现在没有了炮声,这个习俗就没法按时举行了。有时候,孩子们会一直出去到大年初三、初四才回来给父母拜年。”赛披先生说。
![]() |
春天里,人们用排箫舞表达爱意。图片来源:Dao Tho |
春节第一天早上,村里人人都会互相拜年,送上祝福。老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糯米糕,喝着玉米酒,叙旧,互相商量着新年的生意;男男女女则穿上自己最盛大的传统服饰,到院子里吹笛子,抛粽子,祈求姻缘。
树叶和唇笛的声音在山林间回荡。春节假期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克木族的新年(即果日节)是在农历十一月底,但在民族共同的传统新年期间,克木族在族群认同上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 |
克木族人用米酒庆祝春节。图片来源:Dao Tho |
奇山县宝胜乡查卡村的Moong Pho Hoan先生说,春节30日晚上,克木族人会准备一坛米酒来迎接新年。过去,克木族人没有钟表,所以大家轮流守夜,听着鸡鸣迎接新年。
当雄鸡报晓,新年到来时,家人便会围坐在米酒坛子里,一起畅饮,互相祝福身体健康,五谷丰登。更有意思的是,从新年第一天开始直到一天结束,克木族人都不能踏出家门一步。
![]() |
春节期间的神圣厨房。图片来源:Dao Tho |
“所以,新年第一天,我们不会给任何人压岁钱,也不能去别人家。因为如果那天我们给压岁钱,我们一整年的运气都会没了;如果去别人家,我们又怕会给他们带来厄运。” 傅焕先生补充道。
据霍安先生介绍,新年第一天过后,克木族人会给老人和孩子送压岁钱。谁有压岁钱,谁有礼物,压岁钱多少并不重要,关键看谁的心情。
![]() |
克木族人在春节期间用托盘祭拜祖先。图片来源:Dao Tho |
由此可见,义安省西部各民族在春节期间有着各自的特色,这也造就了高地各民族丰富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