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号码的列车”的起点
(Baonghean)——“没有号码的火车”——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从第一次旅行直到抗战结束,那列火车和车上、码头上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面对无数的艰辛、危险、损失……这是一首关于智慧、牺牲、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不朽之歌……
四月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参观了位于海防市涂山县文香坊的K15码头国家纪念碑——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K15码头是抗美援朝十四年的代号,如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红色地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因为它也是与我军和人民在军事艺术上所取得的伟大而独特的成就和贡献息息相关的遗迹。
![]() |
K15码头遗迹——胡志明海上步道的起点。 |
关于K15号港的名称,“K”是港口的军事符号,“15”是代号,取自越共十五大关于南方革命路线和方法的决议号。决议概述了解放南方战略路线的基本和重要内容:要使南方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必须采用武装斗争、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团结全民进行长期艰苦的革命。中央决议自颁布之日起就被比作解放南方革命的灯塔。为了向南方运输物资,主要是武器,贯彻落实党的决议的精神,军事斗争、武装斗争的方法,K15号港这个名字就是以海防市涂山“无号列车”码头命名的。
1962年10月11日,一艘木船在K15码头首次“装运”了30吨武器,经过5天的海上航行,安全抵达万隆基地(迪戈-金瓯)。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建立连接南北的战略海上运输路线成为可能。K15码头由此成为“无号列车”的首站和主要出发点。从此,我军民除了陆上胡志明小道外,还有海上胡志明小道,共同履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南方,打败美国侵略者”的使命。如果说陆上胡志明小道运输平均需要两个月,那么海上胡志明小道每次运输仅需一周左右。
“无号列车”或“无号列车部队”其实只是一个名称,旨在强调这支支援南北(经海路)货运部队的秘密性,甚至是绝密性。因为实际上,每列列车在该部队的记录中都有各自的编号。
在历史性的四月里,我们来到K15码头,听到了许多轶事和故事,它们甚至可以算作20世纪的传奇。那时,K15码头正成为物资集散地,所有踏足此地的人都必须保密,直到战争结束。同样,所有踏上“无号舰船”、进入无号码头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铁的纪律”的各项措施和形式。为了确保绝对保密,士兵们在被分配任务时,只知道被派去参加突发任务,并且必须在舰船和码头执行指挥官的特殊“禁营”命令,直到战争结束。
我军战士也曾无数次面临死亡,与敌人较量勇气。例如,黎文木大尉、南骚总工程师和邓文青政治委员的载有35吨武器的木船在巴地福海港搁浅,距离福海车站仅300米。虽然规定一旦暴露就炸船,但邓文青和南骚同志们自愿整天待在船上,应对两种情况:如果被发现,就炸船与船同归于尽;如果幸运地没有被发现,就等到潮水涨潮时,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逃生路线。
多次遭受敌机威胁,两位战友依然化装成渔民,泰然自若地坐在船上,时而端出酒来畅饮,时而端出渔网来补补,时而端出旗帜来应战……整日的英勇,使敌人不再起疑,船只得以脱险。那些举世无双的英雄,在那些艰难的时刻,因为他们珍惜每一支枪、每一颗子弹,因为他们珍惜在极其艰苦的运输路线上流淌的每一滴汗水和鲜血,因为他们不顾前方南方人民的抵抗,不服从命令,不顾牺牲,挤过生死之间的“窄门”,坚守在船上保住货物……这只是我军为维护海上交通生命线所经历的无数行动之一。
对于船上的士兵来说,每次接到货物运输任务都生死攸关。“无编号舰”必须巧妙伪装,穿越多处敌方控制区,时刻面临被发现、战斗和牺牲的风险。每艘“无编号舰”上都备有500公斤至1000公斤的炸药包。如果被发现且无法逃脱,舰长必须引爆炸药摧毁舰船,确保舰船和武器不落入敌手,更重要的是,销毁所有痕迹,不泄露机密。
之所以称之为“无号列车”,是因为大部分记录、行程、信息等在每次行程结束后都必须彻底销毁,以避免任何数据或信息的泄露或泄露风险。
正是因为坚守“铁的纪律”和钢铁精神,我们才取得了保卫“海上交通血管”直至彻底胜利的英勇功绩。十四年间(1961-1975年),无号舰共出动1879次,运送武器弹药152876吨、人员80026人,横跨东海沿着胡志明小道航行375.8万海里。无号舰共对抗敌舰300艘、飞机1200架次,击沉击伤敌舰10艘、击落飞机5架、击伤多架,歼敌数百人,克服20多次风暴,运送武器装备,支援南方战场。
文章和照片: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