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民靠饲养肥育水牛和奶牛摆脱贫困
(Baonghean.vn)——在偏远的Tuong Duong县,许多家庭摆脱了放牧牲畜的习惯,现在开始在围栏里饲养水牛和奶牛进行育肥。这种饲养方式可以快速收回成本,并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为人们摆脱贫困开辟了道路。
![]() |
祥阳县Tam Quang乡的育肥牛养殖模式每年创造1.5亿越南盾的利润。图片:Van Truong。 |
谭光乡,县襄阳目前,我县饲养育肥水牛和母牛的户口较多,为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稳定收入。Tam Quang 乡 Bai So 村的阮玉先生正在给牛喂草,他说:“每年,他们家要卖2-3批育肥水牛和母牛,每批6-7头,年利润1.2-1.5亿越南盾。”
饲养水牛和奶牛育肥并不难,利用山坡种植6英亩的象草和香蕉作为食物。冬季,储存更多稻草、草、玉米叶和青贮饲料来喂养水牛和奶牛。牲畜粪便可用于堆肥,作为花园和山地作物的有机肥料,以增加收入。
![]() |
祥阳县的农民用山坡上生长的象草喂养水牛和奶牛。图片来源:Van Truong |
一些饲养育肥水牛和母牛的家庭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步是选种,选择瘦肉型的水牛和母牛,但要选择骨骼大、体型大的。然后用青草、香蕉树、玉米碎和木薯混合的饲料进行育肥,定期清扫牛舍,并进行充分的疫苗接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如果育肥得当,体重每月可以增加10-15公斤,2.5-3个月后就可以出售。
Bai So 村目前有 70 多户人家。在围栏中饲养水牛和奶牛,育肥,小户人家养2-3头牛,大户人家养8-10头牛。这种模式帮助人们每年赚取1.2-1.5亿越南盾的收入。例如,阮玉先生家有10头牛和水牛,陈文多先生家有8头牛和水牛……
![]() |
谭光乡(Tuong Duong)的水牛和奶牛育肥业正在蓬勃发展。图片:Van Truong |
三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卡氏贤女士补充道:“目前,三光乡共有4500头水牛和母牛,其中约120户采用笼养育肥模式。为了保障水牛和母牛的食物来源,该乡计划在田间地头、溪流沿岸种植49公顷以上的象草。事实上,三光乡的笼养育肥模式不仅经济高效,而且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项职业。”
得益于水牛和奶牛育肥业,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甚至致富。许多家庭按照规模饲养和育肥水牛和奶牛,产量非常可观。除了在当地销售外,商贩们也会来这里收购水牛和奶牛,然后运到低地消费。
今后,三光乡将继续宣传和动员群众复制育肥牛养殖模式,利用计划和项目资金支持群众投资扩建牛舍,增加牲畜存栏量,复制育肥牛养殖模式,使其成为地方经济支柱。注重应用科技进步成果,帮助群众提高畜牧养殖效益,特别是提高养殖牲畜质量,帮助群众在家乡就地致富。
![]() |
在Tuong Duong县,饲养肥育水牛和奶牛是一项经济效益很高的职业。图片:Van Truong |
三泰乡圈养育肥牛运动也带来了高效益。例如,三泰乡坎村的王文孟先生家从2020年至今已投资1亿多越南盾建牛棚,饲养了15头牛,每年创收1.5亿多越南盾。据王文孟先生介绍,以前他们家只采用传统的散养方式饲养牛,牛经常生病。现在,圈养牛利润很高。水牛和奶牛的食物来源很方便,主要利用溪流、小溪和山丘周围种植的草和香蕉。
三泰乡人民委员会代表介绍说:育肥牛模式发展了5年,最初只有2-3户人家养育肥牛。见效后,很多人纷纷效仿和推广,现在全乡已有50多户育肥水牛和奶牛,规模大的10-15头,小的3-5头。长远来看,乡里鼓励大家扩大育肥水牛和奶牛的规模,利用沿河土地种植象草,利用91公顷二季稻田获取稻草,作为圈养水牛和奶牛的饲料。
祥阳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罗康卡先生补充道: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水牛和母牛55,000多头,其中有400多户家庭有效地饲养育肥牛,如三光、三泰、三定、安胜、峨美等乡……此外,还有吕通村、吕建乡和会错、会满村、仁梅乡的数十户蒙族家庭也在投资饲养育肥水牛和母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
祥阳县的农民正在修建围栏,将水牛圈养育肥。图片来源:Van Truong |
近年来,祥阳县坚持发展规模化畜牧业,特别是水牛和奶牛养殖是正确方向,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改造部分低效农林地、高地和贫瘠土地;开垦和改良沿河溪流的土地,集约种植象草,用于畜牧业。目前,全县约有200公顷象草种植地,为水牛和奶牛提供积极的饲料来源;建设适合水牛和奶牛育肥方式的牛舍,重点寻找产品销路。
20/08/2016
13/0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