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农民靠在旱地种植艾草发财
(Baonghean.vn)—— 越南义安省安城县仙城乡和马城乡的农民正在收割艾蒿。虽然今年的售价比去年低,但农民们仍然兴奋不已,因为没有其他作物能带来更高的收入。
![]() |
马清乡村民将原本种着两季稻的稻田改种艾草。图片来源:春黄 |
如今,安城县马城乡的苦艾田已进入收割期,各户自家菜园里的苦艾也已收割完毕。
马清乡大勇村的 Thai Khac Trinh 先生和他的妻子正在捆扎干蒿子以备储存,他们自豪地说:“家里有 500 平方米2这株植物是在六月严重干旱期间种植在自家花园肥沃的土壤中的。由于家里有一口大井,并定期灌溉,产量很高,干燥后估计可达300公斤。
“去年,商贩们的收购价是每公斤3.8万越南盾,但今年他们降价到每公斤2.8万越南盾。按照这个价格,我和妻子赚了800多万越南盾。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其他作物都没有这么高的收入。” 泰克桢先生说。
![]() |
Ma Thanh 和 Tien Thanh 乡的村民正在采摘并晾晒艾蒿。图片来源:Xuan Hoang |
大勇村党支部书记陈文草先生表示:“今年,全村在园地和两季稻田种植了9公顷艾蒿。该地区经常干旱,大部分两季稻田无法种植,因此许多农户改种艾蒿。不过,能够种植艾蒿的农户有井水灌溉。从8月15日开始,村民开始收获艾蒿,单产可达1.5公担(约1.5担)以上。”
马清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廷景介绍,今年该乡已种植了10多公顷艾蒿。虽然目前还没有商贩收购,但通过了解情况,今年艾蒿的价格已降至2.8万越南盾/公斤,而去年的价格为3.8万越南盾/公斤。
![]() |
收获植物时,需要拔掉根部。干燥后,它们会被精心保存,等待商贩前来购买。图片:Xuan Hoang |
然而,相比其他作物,艾草仍然是这个经常遭受旱灾的山区公社带来最高收入的作物。
马城旁边是仙城公社,这里的茵陈蒿面积更大,因为当地农民多年前就引进这种植物来种植。
田城乡党委书记阮友大先生表示:“稻米是当地每年旱季的主要作物。自六月起,人们就开始播种,经过近三个月的收割。整个田城乡约有20公顷稻米种植面积,其中10公顷已被村民改种,用于种植两季稻米。”
![]() |
对于安城县马城和仙城两个山区乡来说,艾草是每年旱季收入最高的作物。图片:春黄 |
“采摘后,苦艾植物会被商人收购,然后进口到传统药店,或用于制作软饮料,因此所有可用的数量都被抢购一空。”阮友大先生说。
据当地人说,种植这种植物的优势在于投资成本低,因为无需购买种子(植物干枯后会掉落,人们会把它们当作下一季作物的种子),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照料。当植物开花时,人们会拔掉根部,晾干,捆扎起来,然后等待商贩上门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