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义安农民忙于生产
春节前四天起,从沿海地区到水稻、蔬菜产区的农民纷纷投入了新一年的生产。这种热情高涨的劳动氛围,让人们对新一年的丰收充满信心和期待。
渔民新年首航“扬帆起航”
据渔民介绍,春节后第四天是出海的好日子,加上海上风力适宜,不少船主便在新年第一航“扬帆起航”,祈求好运。

演州县沿海乡镇的渔民主要使用小容量渔船捕捞海鲜,因此他们的作业地点靠近海岸。从春节前三日傍晚开始,演州渔民们就开始了一年中第一次出海捕捞,到春节前四日中午,他们的渔船就结束了一夜的捕捞,返回渔港。由于近岸捕捞的特点,捕捞时间短,海鲜主要以鲜虾、鱿鱼、虾蛄、鱼类为主……因此深受顾客喜爱。
演州县玉碧乡一家渔船的船主阮文孟先生说,今年第一次出海捕捞各种海产品300公斤,创收约900万越南盾。有些渔船捕捞了200-300公斤黄花鱼,其他海产品就更不用说了。以黄花鱼每公斤2万越南盾的价格计算,今年第一次出海捕捞就创收1000多万越南盾。年初受顾客青睐的海产品有虾、鱿鱼……尤其是鳀鱼(草鱼),很多人喜欢,这种鱼每公斤售价13万越南盾,但因为捕捞量不多,所以还卖不出去。

据渔民介绍,新年伊始,很多城里的客商都回老家过春节,所以都到渔港购买新鲜的海鲜吃,所以虾、鱿鱼、鱼粥……的价格都比春节前高。
不过,据乐云渔港管理处介绍,春节前四天,与年初“出海”的渔民数量不多,约有10艘船,因此产量不高。春节前六天,大部分演州渔民同时出海,因此产量较高。
对于在琼琉、黄梅等地驾驶大型渔船在近海捕鱼的渔民来说,今年最后一次出海虽然没有盈利,但所有渔船都带回了不少海鲜。新年伊始,虽然还没有出海,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一个好时机和好日子,发动引擎,离开港口,绕河口一圈,然后返回。
富义乡(琼鎏县)NA 96686 TS渔船的船主陈浩苏(音译)说,捕鱼这行一年到头都在海上漂泊,所以新年伊始,他并不着急出海,而是只出海一天。新年伊始,船上的渔民们都会参加各种节日庆典、体育比赛……这样他们就能在1月8日,也就是1月满月之后,开启新的一年“出海”之旅。

拉克琼渔港(琼琉)管理委员会表示,秉承着“新年第一次出海必须成功”的理念,远洋渔民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出海。因此,新年第一天,他们并不着急出海,而是花时间精心准备渔具和渔具,因为每次出海都能获得成功。
去田里照顾春作物
从春节前第四天早上开始,该省大部分地区,从低地到山区,农民就已经开始在田里照料春季作物。

初春时节,莲城乡(安城)二村的潘德善先生和许多村民一起下田查看田埂,修剪和补种水稻。潘德善先生分享道:今年春天,他家在两块相邻的田里种了6棵稻穗。春节前,他们家在12月中旬播种。春节过后,他们一家人就召集人手下田,修剪稻穗过密的地方,补种稀疏的地方,以及修补老鼠造成的空隙。之后,他们施肥帮助稻子生长。
潘德善先生说:“虽然春稻种植时气候寒冷,但之后天气适宜,稻米长势良好,产量高,品质优良。这是一年中的主要作物,所以各家各户都注重及时适当的照料,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在演州、安城、杜良、琼吕等县的田野里,新年首茬稻米的种植气氛依然热闹非凡。农民们除了集中精力修剪和修补稻米外,还要检查病虫害情况,并适时灌溉。琼吕、演州等彩色稻米种植区的政府还指示地方政府,建议农民在收获季节收获冬季作物;同时,要重点照料青菜地,确保春节后供应市场。
明良乡(琼禄)7村农民胡伯政先生说,虽然春节前蔬菜价格大幅下跌,但他家已经收割了2棵白菜,转而耕地、种大葱,准备明年3月供应市场。
“作为沿海地区,我们专门种植蔬菜,即使价格下降,我们家仍然会在收获后立即进行轮作。大葱种植和照料45天即可收获,每年可以轮作多种作物。往年夏季的价格通常不错,所以希望这次价格下跌后价格会上涨。” 胡伯政先生说道。

省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厅厅长阮进德表示:“2025年全省粮食产量目标约为120万吨;其中,2025年春季作物力争达到69.55万吨。为此,全省力争种植水稻9.1万公顷、玉米1.93万公顷、花生9500公顷、各类蔬菜1.25万公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新春第一天起,在各地的指导下,各地农民纷纷下田务农,争分夺秒地进行农业生产。其中,备受瞩目的农作物是春稻的培育和冬作物的生产。
今年预计会出现干旱,因此该省农民和灌溉部门正重点监测水稻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