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农民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用地
(Baonghean) - 自第二次土地整理运动(2013 年)以来,义安省许多地方农民积累大规模生产土地的运动发展相当强劲。
农村“新老板”
安城县元清乡9村的邓光黄先生怀揣着当“老板”、在家乡致富的梦想,在香蕉种植失败、土地归还给人民后,在Cay Truong和Le Ke田里租用了6公顷良田,开办了农场。租金按每亩每年50公斤大米计算。
![]() |
甸和乡(Dien Chau)的农民正在积聚土地种植生物质玉米。图片来源:广安省 |
2016年,黄先生投资购买了犁、开沟机和播种机,并与宜林奶牛场签订了种植6公顷生物质玉米的合同。尽管天气恶劣,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收获了200吨玉米,价值2亿越南盾。
2017年初,黄先生不远万里来到宁平省,找到同侨公司,希望签订大豆种植合同。“我计划与同侨公司合作种植辣椒菠萝或韭菜。这些植物种植和照料都非常简单,根系可以保存2-3年,经济效益很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产品浓缩且同步,我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确保产品产量。”黄先生分享道。
2013年,位于演州县演连乡4村的曹清河先生家向昆科地区许多弃耕农户申请土地,用于建设一个综合农场。经过4年的建设,曹清河的农场如今拥有1000多只蛋鸭和300只鸡,每天产鸭蛋700-800枚,鸡蛋数百枚;此外,3个鱼塘每年产鱼3-4吨。在高峰期,曹清河的农场曾饲养了数千只鸭子、数千只鸡和100多头猪,此外还有果树带来的收入。
目前,在田连乡,许多家庭正在开发新的种植模式。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引进了红肉火龙果和榴莲菠萝蜜树,这些树只需1-2年即可收获。全乡共有22公顷火龙果与其他树木间作。
上述模式正在全省各区、各乡逐渐推广,对促进生产转型、提升单位面积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土地积累模式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其核心在于农户与企业对接,确保农产品稳定产出。
![]() |
兴原县(Hung Nguyen)兴新乡的养猪养鱼示范项目。摄影:Tran Chau |
为集中生产创造可持续性
从有效模式来看,许多地方都出台了鼓励农民积累土地、集中生产的政策。在田连乡,有4个非常典型的土地类型,其中1个是高地,其余3个是沼泽和深水区。
以前,人们仍然种植水稻,但产量很低,春稻每亩产量只有2公担,夏秋稻每亩产量只有50-70公斤。土地整理后,一些农户不再需要种植,公社制定了转制规定,将土地集中成大块,并承包给一些农户,发展综合农场。得益于此,目前,田连公社共有46户家庭农场和牧场经济,规模在5000平方米到3.5公顷之间。
演州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黎世孝表示:“该县制定了发展集约化生产的扶持机制,每公顷5公顷的冬季作物集约化生产给予100万越南盾的整地补贴;每公顷500万越南盾的初茬作物种植结构转换补贴;每公顷500万越南盾的1000平方米及以上高科技示范点建设补贴。同时,该县还为农民通过租赁、借贷等方式积累土地创造条件。”
该区还规划了每个生产区和农场,分配给有需要的家庭。到目前为止,所有公社都有20至50公顷的农田/公社,全区有259个规模在2公顷或以上的农场,平均收入为2.5亿/公顷。
![]() |
新岐县土地整合,发展甘蔗种植。图片来源:Phuong Thao |
土地向农场集中的趋势被认为是义安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的生产思维更倾向于商品生产和集中化。
据统计,全省目前有74个农场与投入品供应商签订了合同,14个农场与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合同,104个农场与产品消费企业签订了合同。同时,农场也非常注重与合作社对接生产和产品消费。
义安省农业用地总面积超过1,464,697公顷,其中农业用地超过304,000公顷。据省土地整理与地块交换指导委员会常务办公室——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称,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313个乡(共计313个),共计88,891公顷符合条件的农业用地已实施土地整理与地块交换。 土地整理后,平均每户剩下2-3块地,公共土地也得到了集中整理。这是促进土地积累的重要条件。仅在2014年至2016年的两年间,义安省就已将农用地分配和租赁给近600户,总面积超过4425公顷。 |
然而,该省种植业与植物保护厅厅长阮进德表示,土地积累和集中生产仍面临许多困难,因为大多数农民仍有守住自己田地的观念,而土地交换和租赁机制尚不明确,多为鼓励和便利措施。
从长远看,要统一方向,对各类农作物、牲畜进行专项规划,确定具体的生产投资产品,打造品牌,可持续地衔接消费。
富香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