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福美米酒

August 14, 2014 16:12

(Baonghean) - 2007 年,Hung Chau 公社(Hung Nguyen)的酿酒行业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手工艺村。尽管经历了一些起伏,酿酒仍然是帮助这里农民脱贫致富的职业之一......

这座村庄依然保留着乂安平原乡村的魅力与淳朴,地势平坦,村道环绕着肥沃稻田旁的居民区。古老的村名“福黎”(Phuc Le)起源于黎朝初期的1593年,阮朝嗣德年间更名为“福美”(Phuc My)。许多人至今仍记得这个村庄的名字,但没有人知道福美酿酒业的确切起源。

Chưng cất rượu  ở Phúc Mỹ.
福美酒厂的酒精蒸馏。

福美酿酒村项目记录了酿酒业于1930年传入该村,但是谁第一个把蒸锅带回家,为子孙后代蒸馏酒曲,作为村民致富的核心职业呢?如果你问李、黎、阮三家……每个人都会摇头,村里无论哪一家都修建了美丽庄严的教堂,每逢节假日和元旦,他们都会非常仔细、恭敬地供奉用坚固的木柴烧制的村酒,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毕竟,近百年来浓郁的酒香传遍了南北,自成为手工艺村以来,产量已达数千升数万升,为什么名字仍然如此卑微?令我惊讶的是,村长黎春菊先生说:“其他地方的酿酒村,产品贴着标签,在市场上畅销,但实际上,其中一部分是福美的葡萄酒。”由于没有标签或品牌,福美手工艺村的村民只能接受以低至五倍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进口葡萄酒。这意味着,在旺季,福美-兴州大约有100户家庭仍然坚持传统的酿酒业,每天生产约3000升葡萄酒,而以批发价出售葡萄酒则损失了约1500万越南盾。因此,一个月下来,福美手工艺村的村民损失了约4.5亿越南盾。酿酒、发酵、蒸馏,还要在市场上奔波,却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他们如何才能致富并维持自己的职业?

也就是说,酿酒必须与畜牧业齐头并进。在鼎盛时期,福美县的许多酿酒户每年都能通过利用副产品(小麦)养猪获得超过1亿越南盾的净利润。如今,洪州酿酒最多的户人家是阮友寿先生,旺季时他每天能煮100公斤糯米饭,经常在一个猪圈里养肥30头猪。当公社副主席黎庆光带我去阮友寿先生家时,我得知他家在美都村,但他的母亲是福美人,为了延续酿酒业而嫁给了这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酿酒业已经扩展到福美村以外,但在洪州酿酒的人也“蚕食”了这个手工艺村的声誉。由于酿酒业非常潮湿发霉,所以他的房子很大,四面都铺着瓷砖。砖瓦院子很宽敞,但堆满了一包包圆圆的糯米,都是为啤酒季的“蒸馏行动”买的。Tho先生高兴地说:“我家后面还有满满一仓糯米,一部分还留在婆婆家,剩下的我都提前付了钱,等到收获季节,他们会把糯米运过来。每年我酿酒要用掉十几吨糯米,无论我存多少,都吃不完。有时我一共酿了60大桶米酒,每桶都要编号,才能按时酿好!”

Tho的父亲是革命前的干部,现年92岁,他依稀记得八月革命前,法国人来村里抓走私酒。福美村人把酒放在罐子里放在地板下酿造,池塘里的酒也全部没收。但那时,谁也不想放弃酿酒,只是偷偷地酿酒,偷偷地把酒装在橡皮袋里,裹在身上,当作菜篮子随身携带,然后拿到农村市场去卖。谁还考虑过名声和品牌呢?但那时,顾客一看到福美村人的脸,就认出他们是酒庄的人,也相信好酒,因为他们信任人。然而,1945年的At Dau饥荒也几乎让所有人都放弃了酿酒,只有少数中产阶级农民和村长还有米可以酿酒,还有力气喝酒。革命之后,以及新的合作社成立之后,许多家庭开始寻找酒坛和场所,继续从事传统的酿酒事业。但酿酒业也时好时坏,因为在抗法战争之后,我们又与美国交战。有一段时间,我们禁止酿酒,因为必须把大米留到前线抗敌。酿酒的锅子被随意丢弃。渐渐地,我们族人称之为“龟”锅的铜酒锅消失了,因为它是圆的,有腰有腰,看起来像一只乌龟。

我们来谈谈酿酒壶,因为它也与酿酒行业的传统息息相关。过去,铜壶“巴巴”(ba ba)被视为贫苦农民的珍贵物品之一。在福美村,人们用它来酿酒,但酿出的酒仍然带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铜臭味。后来,木壶逐渐被铝壶取代。在这三种壶中,用土井木制成的壶最适合酿酒,它能让福美酒达到最佳品质,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因为在炎热的季节,酿酒后必须将木壶扔进池塘浸泡,直到木壶的裂缝完全膨胀。即便如此,如果酿造出“珍酒”,它仍然可以使用,只是价格昂贵,现在制作一个这样的壶要花费数百万越南盾,而酿出的酒却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没人考虑用木壶酿酒了。

虽然福美酒还未达到进贡国王的“珍酒”级别,但胡志明市和河内的顾客已经定期订购数百升福美酒,只要打个电话,村民们就会派专车过来。Tho先生专门根据顾客的需求,调取50度的酒,也就是说,只取“头等水”。他的妻子迅速量出一瓶酒,Tho先生往桌上倒了一点,点燃一根火柴,立刻喷出一团蓝色的火焰。不过,这款酒口感顺滑,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糯米香味。“最好的酒,我每升也只能卖3.5万越南盾,价格不菲。如果我们不把酒糟用来养猪,福美村的村民就没法酿造商业葡萄酒了。所以,如果我们想继续酿酒,就必须养猪。”Tho先生说道。

福美酿酒村涵盖了红州乡3号和4号村。与毗邻的同日-红州花生糖和米纸村一样,福美手工艺村也由国家投资修建了乡村公路,两个村庄的总预算超过50亿越南盾。现在,村里的道路铺设得非常平坦,宽敞明亮。但给人的印象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规模如同别墅,建筑风格质朴,但造价却高达五七亿甚至数十亿越南盾。三村党支部书记黎文沃带我参观了手工艺村,说道:“你这个季节回来,酿酒的季节不对。因为酿酒这行也挺难伺候的,风热的时候还好,一潮湿,一壶酒就泡汤了。做饭少的就得停工,做饭多的就得想办法留住顾客。今年9月到明年4月是酿酒旺季。” 酿酒旺季,福美村总是热闹非凡,碾米机碾糯米酿酒的机器嗡嗡作响。从傍晚开始,家家户户都在煮米酒,发酵米酒。深夜,大家睡上几个小时,凌晨3点醒来,整个村子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夜空中弥漫着浓郁的糯米香味。清晨,在小巷和塔拉姆堤坝上,妇女们扛着酒在薄雾中穿梭兜售。

党支部书记黎文沃伊走下崭新的两层楼房闪亮的台阶,楼上还残留着一股油漆味,大概是在提醒主人出来接客吧。一股芬芳的酒香从厨房飘进宽敞的客厅。女主人一边扎着发带,一边快速擦汗,兴致勃勃地说:“这房子一部分是孩子们捐的钱。不过说实话,要不是现在天气闷热,我根本不需要他们捐钱。因为我勤快地从原产地直接进口葡萄酒,总能‘捞’到几个价钱。再说,我当然要养猪啊!我现在圈里有20头猪,吃酒糟长得很快,养鸡养鸭也是一样!你去永加一带,随便一家店问问‘酒坊’,大家都认识我。我的酒甚至一次装几百升,送到我南方的家人手里……”哎,真是个“坑爹”的绰号!但未来,如果福美葡萄酒村因其产品品牌而获得认可,它就不会忘记像Phuong女士一家这样的人。在非法酒精泛滥的时代,西方人强迫村民们卖酒,并让他们仅仅通过看人们的脸色就相信福美葡萄酒。如今,在与许多其他酿酒村竞争的过程中,Phuong女士的声誉为该村的传统工艺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既然是酿酒村,酿酒当然是越多越好,但酿酒越多,养的猪也就越多。村里的环境怎么样?村支书沃伊说:“记者朋友们,你们到村里逛逛了吗?闻到猪和鸡的‘味道’了吗?家家户户都会定期清理猪圈,把水排到田里。牲畜粪便经过精心堆肥,给田地施肥。我保证,福美村的田地永远比我们村里的田地更绿、更肥沃。说来,酿酒用的糯米粒比稻米粒还大,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酿酒行业确实带来了一些效益。福美酿酒村已经申请注册了“福美——雄州糯米酒”的商标。未来,福美酒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会根据其品质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如果我们能把“老”黄花糯米带到村里的田里种植,并投资种植,借鉴京北县外万村的酿酒技术,那么福美手工艺村也一定有资格梦想成为林江沿岸旅游路线上百年传统酿酒村的目的地,拥有浓郁的酿酒风味。我敢这样对黎文威书记说,也是因为喝了一小杯刚酿好的酒后,内心激动不已,所有的感受都充分感受到了义安村稻米的精髓,那味道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村子!

文章和照片:山姆·坦普尔

编者按:目前,义安省有119个村获得省人民委员会认可,285个村拥有县级认可的手工艺村;全省力争到2015年建成318个手工艺村,其中150个村拥有手工艺村。《义安周末》杂志从本期开始开设“手工艺村,传承手工艺”专栏,回顾手工艺村,特别是传统手工艺村的活动,这些手工艺村正在努力发挥其在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功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浓香福美米酒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