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福美米酒

August 14, 2014 16:12

(Baonghean) - 2007 年,兴州乡(Hung Nguyen)的酿酒业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手工艺村。尽管经历了一些起伏,酿酒业仍然是帮助这里农民脱贫致富的职业之一......

这座村庄依然保留着乂安平原乡村的魅力与淳朴,地势平坦,村道环绕着肥沃的稻田,连接着居民区。福黎村的旧名起源于黎朝初期的1593年,阮朝嗣德年间更名为福美村。许多人至今仍记得这个村庄的名字,但没有人知道福美酿酒业的确切起源。

Chưng cất rượu  ở Phúc Mỹ.
在福美蒸馏酒精。

福美酿酒村项目记录显示,酿酒业于1930年传入该村,但是谁第一个把蒸锅带回家,为子孙后代酿造酒曲,并将其作为村民致富的核心职业呢?如果你问李、黎、阮三家……每个人都会摇头。村里无论哪一家都建起了美丽庄严的教堂,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用自家厨房的坚固木柴精心酿制村酒,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毕竟,近百年来,酿造出福美酒曲独特风味的酒曲,自成为手工艺村以来,已销往南北数千万升,但为什么这个名字仍然如此卑微?令我惊讶的是,村长黎春菊先生说:“其他地方的酿酒村,产品贴着标签,在市场上畅销,但实际上,其中一部分是福美酒酿造的。”由于没有标签或品牌,福美村村民只能接受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出售,价格有时低至其他价格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旺季,兴州福美村大约有100户人家仍然坚持传统的酿酒业,每天生产约3000升葡萄酒,而以批发价出售葡萄酒则损失了约1500万越南盾。因此,一个月下来,福美村村民损失了约4.5亿越南盾。酿酒、米酒发酵、蒸馏,还要在如此低廉的价格下跑市场,他们如何才能致富并维持自己的职业?

也就是说,酿酒必须与畜牧业齐头并进。在鼎盛时期,福美村的许多酿酒户通过利用副产品(乳清)养猪,每年净利润超过1亿越南盾。如今,兴州酿酒最多的户人家是阮友寿先生,旺季时他每天煮100公斤糯米饭,并定期在一个猪圈里养肥30头猪。当公社副主席黎庆光带我去阮友寿先生家时,我得知他家在美都村,但他的母亲是福美村人,嫁给了这里,并继续从事酿酒业。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酿酒业已经扩展到福美村以外,但在兴州酿酒的任何人也都会“蚕食”这个手工艺村的声誉。由于酿酒业非常潮湿发霉,所以他的房子很大,四面都铺着瓷砖。砖房院子宽敞,却堆满了为啤酒季“酿酒”采购的大量圆糯米包。Tho先生高兴地说:“我家后面还有满满一仓糯米,一部分还存放在婆婆家,剩下的我都预付了钱,等到收获季节,他们会运过来。每年我酿酒要用掉十几吨糯米,无论我存多少,都吃不完。有时我一共酿了60大桶米酒,每桶都要编号,才能在合适的时间酿好!”

Tho的父亲是革命前的干部,现年92岁,他依稀记得八月革命前,法国人来村里抓走私酒。福美人装在罐子里、藏在地板下和池塘边的酒,统统被没收。但那时,谁也不愿放弃酿酒业,只好偷偷酿酒,装在橡皮袋里,裹在身上,扛着一车蔬菜,乔装打扮,到集市上去卖。谁还顾得上名声和品牌呢?但那时,顾客一看到福美人,就能认出他们是酿酒村的人,他们相信人,也相信好酒。然而,1945年的阿斗饥荒也几乎让所有人都放弃了酿酒业,只有少数中产阶级农民和村长还有米酿酒,还能勉强喝酒。革命之后,以及新的合作社成立之后,许多家庭开始寻找罐子和锅子来延续传统的酿酒事业。但酿酒业也时好时坏,因为在抗法战争之后,我们又与美国交战。有一段时间,我们禁止酿酒,因为必须把大米留到前线抗敌。用来酿酒的锅和蒸笼被随意丢弃。渐渐地,我们以前称之为“龟锅”的铜制酿酒锅消失了,因为它是圆的,有腰有腰,看起来像一只乌龟。

我们来谈谈酿酒壶,因为它也与酿酒行业的传统息息相关。过去,“巴巴”铜壶被视为贫苦农民的珍贵物品之一。在福美村,人们用它来酿酒,但酿出的酒仍然带有淡淡的铜味。后来,人们用木壶代替了它,现在又用铝壶代替了。在这三种壶中,用土井木制成的壶最适合酿酒,能让福美酒达到最佳品质,但它不太方便,因为在炎热的季节,酿酒后必须将其扔进池塘浸泡,直到木料的裂缝完全膨胀。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如果酿造出“珍酒”,它仍然可以使用,但价格昂贵。如今,制作这样的壶要花费数百万越南盾,而酿出的酒又卖不出去,所以很少有人考虑用木壶酿酒。

福美酒虽然还未达到进贡国王的“珍酒”级别,但胡志明市和河内的顾客已经定期订购数百升,只要打个电话,村民们就会派车过来。Tho先生专门根据顾客需求,提供50度的酒,也就是说只取“头等水”。他的妻子迅速量出一瓶酒,Tho先生倒了一点在桌上,然后点燃一根火柴,立刻喷出一团蓝色的火焰。不过,这款酒口感顺滑,香气浓郁,充满了乡村糯米的精髓。“最好的酒,我每升也只能卖3.5万越南盾,价格不菲。如果我们不把酒糟用来养猪,福美村的村民就无法再酿造商业葡萄酒了。所以,如果我们想继续酿酒,就必须养猪。”Tho先生说道。

福美酿酒村涵盖了雄州乡3号和4号村。连同下属的同日-雄州花生糖和米纸村,福美村获得了国家投资,用于修建乡村公路,两个村庄的总预算超过50亿越南盾。如今,村里的道路铺设得非常平坦、宽敞,设施齐全。但给人的印象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别墅、豪宅,风格质朴,但造价都在五七亿越南盾甚至数十亿越南盾之间。三村党支部书记黎文沃带我参观村子时说:“你这个季节回来,真是错在酿酒的季节。因为这个行业变化无常,刮风下雨还好,潮湿的天气就算把酒坛子毁了。少做饭的就得停工,多做饭的就得想办法留住顾客。今年9月到明年4月是酿酒旺季。”酿酒旺季,村里异常忙碌。福美村整天碾米机轰鸣,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在酿酒。深夜,大家睡上几个小时,凌晨3点醒来,整个村子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夜空中弥漫着浓郁的糯米香味。清晨,在小巷里,在塔拉姆堤坝上,妇女们扛着酒在薄雾中穿梭兜售。

党支部书记黎文沃伊走下崭新的两层楼房闪亮的台阶,楼上还残留着一股油漆味,大概是在提醒主人出来迎接客人吧。一股芬芳的酒香从厨房飘进宽敞的客厅。女主人一边扎着发带,一边快速擦了擦汗,然后热情地说:“这房子一部分是孩子们捐的钱。不过说实话,要不是现在天气又热又潮湿,我根本不需要他们捐钱。因为我勤快地从酒庄直接进口葡萄酒,总能多‘赚’几个钱。再说,我当然要养猪啊!我现在猪圈里有20头猪,吃酒糟长得很快,养鸡养鸭也一样!你去荣站那边,随便一家店问问“酒坊”,大家都认识我。我的酒甚至一次能装几百升,送到我家去南方卖……”哎,好“装逼”的绰号啊!但明天,如果福美葡萄酒村因其产品品牌而获得认可,它肯定不会忘记像方女士一家这样的人。在非法葡萄酒泛滥的时代,西方人强迫村民们出售葡萄酒,并让他们仅仅通过看人脸色就能相信福美葡萄酒。如今,在与许多其他酿酒村竞争的过程中,方女士的声誉为该村的传统工艺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既然是酿酒村,酿酒当然是越多越好,但酿酒越多,养的猪也就越多。村里的环境怎么样?村支书沃伊说:“记者们都到村里去了,你们闻到猪和鸡的‘味道’了吗?家家户户定期清理猪圈,废水也直接排到田里。牲畜的粪便经过精心堆肥,滋养着田地,我保证福美村的田地永远比周边的田地更绿、更肥沃。说是磨出来的糯米酒看起来比米粒还大,一点也不夸张!”

酿酒业确实带来了一些效益。福美酿酒村已申请注册“福美——雄州糯米酒”商标。未来,当福美酒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时,其价格将与其品质相符。如果我们能把“老头子”黄花糯米带到村里的田里种植,并投资种植,采用京北郊外万村的酿酒技术,那么福美手工艺村也一定有资格梦想成为林江沿岸旅游路线上百年传统酿酒村的目的地。我敢于这样对黎文威书记说,也是因为喝了一小杯刚刚酿好的酒后,内心激动不已,所有的感受都充分感受到了义安稻米的精髓,那味道同样独一无二!

文章和照片:山姆·坦普尔

编者按:目前,义安省有119个村获得省人民委员会认可,285个村拥有县级认可的手工艺村;全省力争到2015年建成318个手工艺村,其中150个村拥有手工艺村。《义安周末》杂志从本期开始开设“手工艺村,传承手工艺”专栏,回顾手工艺村,尤其是传统手工艺村的活动,这些村正在努力发挥其在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功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浓香福美米酒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