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服务胡伯伯的女空姐
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每次回忆起那次出差,空姐Phi Phuong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仿佛刚刚接到服务特殊“乘客”胡志明的任务。
追寻何叔叔的足迹
坐在我们对面的,曾经美丽的空姐如今满脸皱纹,头发也开始花白。阮菲芳女士缓缓说道:“在航空局工作了四个月后,1960年11月2日,我接到上级通知:菲芳同志和机长号为VN-C482的伊尔14航班机组同志们要去中国为胡伯伯服务。当时,我国航空业只为政府或国内外出差的代表团提供服务,还没有服务。”
冯女士与胡伯伯一起乘飞机(1960年11月2日)
1960年11月2日清晨,胡伯伯乘坐的飞机从河内嘉林机场起飞,飞往南宁加油,然后飞往武汉加油并享用午餐,最后飞往北京。这架伊尔-14飞机装有两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航程约1700公里,时速450公里/小时,升限6500米。因此,从河内飞往北京需要近10个小时。
难忘的回忆
飞机起飞时,胡伯伯把Phi Phuong夫人叫回来,让她坐在他旁边。胡伯伯问起她的家庭和工作情况。“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胡伯伯说过的话:‘要边工作边学习,学一门外语,学习是终身的,我现在也得学习。’”她说。在担任空乘的四年里,Phi Phuong曾多次跟随胡伯伯出差,往返于国内外。她经常给胡伯伯读报纸,包括南方前线的消息。
今天的 Phuong 女士
在北京出差期间,Phuong每天早上都会为胡叔煮咖啡。尽管东道国待他非常周到,但胡叔仍然喜欢吃酸蛇头汤,于是她便向胡叔炫耀自己的厨艺。每次吃饭,她都会坐在胡叔旁边,让他给她上菜。
防空空军和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已完成修复工作,并在胡伯伯诞辰122周年(2012年5月19日)之际将这架历史飞机展出。方女士回忆道:“飞机客舱内有两排座位,通常供工作代表团使用,旁边是胡伯伯的床,床边有窗帘,床边有一张小桌子,供胡伯伯工作。飞机后部的床是供乘务员和机组人员休息的。”
根据CAT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