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女青年志愿者在 Seng Phan 关键点
(Baonghean)-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年志愿军的深刻记忆和英勇事迹依然在老挝人民心中永存,永远是为国捐躯、无私奉献的典范,世世代代铭记。本文将介绍1965年至1975年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义安青年志愿军女排在老挝执行任务的故事。
胜潘位于老挝甘蒙省朗康县南部,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敌军重点进攻的地区,进攻十分猛烈。
|
当敌人发现我方开辟西线通道,集中用汽车向南方运输物资时,就动用各种侦察机、攻击机拦截、控制我方车辆,并出动各种重型轰炸机B52、B57对隧道、十字路口、地下通道、特殊道路弯道等进行攻击……尤其集中攻击重点地点Seng Phan。
胜潘被称为505峰,山势高峻垂直,山脚下是必经之路,路的一侧是一片沼泽,连续多年以来敌人曾摩肩接踵地投掷数十万枚炸弹猛攻此地,但始终无法达到切断“咽喉”的目的,因为有石墙阻隔,大部分炸弹都落入沼泽之中。
这里除了部署在两头三面的工程兵、防空兵外,还有一支女子青年志愿排(TNXP),她们大部分来自义安省,当敌人来袭造成坑道破坏和堵塞时,她们昼夜坚守在关键山脚下抢修坑道。
肩负重任,排里制定了计划,决心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悬崖上写着“敌毁我修,旱季来临前车辆和物资按计划进场”的口号。要切实履行这一口号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日夜与枪林弹雨、炮弹和石块搏斗,用多年的艰苦、劳作、贫困和牺牲来换取胜利。
|
凡是到过这里,直接在关键地带战斗服役过的人,都亲眼目睹过在这里执勤的姐妹们,每次敌军进攻后,都会立即鸣枪示警。当她们得知坑道被破坏后,便像冲锋陷阵的部队一样,肩扛枪支,手拿锄头和铁锹,辛勤地挖填弹坑。年轻的姑娘们十八九岁,每个人都在军队服役了四五年,她们穿着TNXP制服,战衣里混杂着火药味,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Tu、Bay、Loan、Tham……姑娘们身材娇小,如同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吃力地把几百公斤重的巨石从弹坑里推下去,推到路边。他们勤勉地安放每一块石头,在隧道里、在道路两旁插上木桩,等到一切完毕,他们听到一声信号枪响,炮兵部队才得以继续进出。有些妇女在执勤时不幸被未爆炸的炸弹击中,或被突如其来的飞机袭击,来不及进入防空洞,受伤甚至丧生,将青春留在邻国的深山老林,或带着伴随余生的伤痛。
战争旷日持久,所有牺牲、损失和匮乏都是所有青年志愿军都心甘情愿承受的。如果让男人承受同样的处境,或许更容易克服,但对女人来说,食物匮乏、睡眠不足、药品匮乏,甚至连妇女的日常必需品都得不到保障。丛林热病肆虐,她们皮肤苍白,嘴唇发黑,正如诗人光宣所写:“唯有微笑,我依然完整。”
尽管生活艰辛、贫困和牺牲,义安姑娘们的天性就是爱唱歌爱笑。夜深人静时,我们能听到年轻的歌声,轻声细语,肆意欢笑,歌声、民歌、民谣在深夜的崎岖山林中回荡。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战士们的心灵,尤其是那些有机会经过胜潘这个要塞的司机们。当时,司机们总是互相诉说:“凡是经过胜潘这个要塞的人,哪怕只有一次,都足以佩服这里青年志愿女子排的勇敢和创造力,她们不愧是忠姐妹、巴朝和英雄吴迪妹妹的后代。”在第12军站举行的旱季年度总结大会上,汇报了她们在战斗中英勇事迹、战绩和执勤期间的创新精神。
|
战争至今已结束35年多了,本文作者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义安青年志愿女子排在坚守友好国家西线、与敌人进行顽强战斗的岁月中的酸甜苦辣。
如今,我们都已年过花甲,谁还在世,谁已不在人世,生活可以忘记许多事情,但我们每个人都永远铭记青春岁月,并为青春岁月感到自豪,青春岁月清晰地展现了我们的精神、勇气、忠诚,全心全意响应党、敬爱的胡伯伯、祖国和人民的神圣号召。
阮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