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冒险举动

康维 DNUM_BIZBAZCABI 06:14

(Baonghean)——澳大利亚政府最近突然宣布可能考虑将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遭到穆斯林、阿拉伯和中东国家的强烈批评。

这也意味着澳大利亚可能效仿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反对的问题。观察人士认为,在这一被认为“冒险”的政治举动背后,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盘算着许多事情。但澳大利亚所能实现的“得失”平衡究竟会倾向于哪一方呢?

计算利弊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的最新表态与其前任马尔科姆·通布尔政府相比,可谓一大转变。

Thủ tướng Australia Scott Morrison đang đứng trước thách thức đối nội và đối ngoại liên quan vấn đề Jerusalem. Ảnh: Australian.com.au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正面临与耶路撒冷问题相关的国内外挑战。图片:Australian.com.au

就在今年6月,尽管澳大利亚最大政党自由党内部压力重重,时任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还是坚决拒绝了一项呼吁政府将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的提议。她还强调,澳大利亚需要坚持其数十年来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立场。

然而,在澳大利亚新政府成立后不久,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就表示,这种观点开始转变。莫里森先生肯定了澳大利亚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开放性”,同时强调:“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在辩论中一直被认为是敏感问题;但我认为我们需要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澳大利亚总理的惊人声明背后有很多原因。首先,这一声明是在温特沃斯即将举行的补选中发布的,补选的目的是寻找前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留下的议员职位的继任者。

具体来说,莫里森总理领导的自由党候选人戴夫·夏尔马(Dave Sharma)正在积极填补空缺席位,但他目前处于劣势。因此,澳大利亚总理的声明被认为是在为夏尔马先生争取温特沃斯的犹太选民。因为如果这位人物输给工党候选人或自由党候选人,莫里森总理将很容易失去议会多数席位。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是,新任总理斯科特·莫里森领导下的澳大利亚政策特别重视美澳联盟。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最近在8月就任以来首次就澳大利亚政策发表讲话时强调,在印太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联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因此,澳大利亚在备受争议的耶路撒冷问题上选择“站在美国一边”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可预见的后果

尽管澳大利亚总理有所盘算,但他或许并未预料到国际社会对这一最新声明的强烈反应。尽管他仍然支持两国方案,但莫里森先生宣布考虑将澳大利亚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足以激起中东地区以及穆斯林国家的舆论。

首先,巴勒斯坦强调澳大利亚冒了太多风险,并试图违背联合国的规则和决议。与此同时,13个阿拉伯国家驻澳大利亚大使立即在堪培拉会面,表示担心澳大利亚考虑将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可能会破坏中东和平进程。

印尼的立场更为强硬,甚至警告称,可能考虑暂停与澳大利亚刚刚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以示抗议。

观察人士称,除了取悦美国盟友之外,莫里森似乎还在为短期内部政治目标,甚至与潜在合作伙伴印尼的关系进行不计后果的押注。

Thành phố Jerusalem đang trở thành con bài chính trị đầy mạo hiểm của Thủ tướng Australia Scott Morrison. Ảnh: Getty
对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来说,耶路撒冷正成为一张危险的政治牌。图片:盖蒂

莫里森总理上任后即访问印尼,并提出一系列颇具吸引力的经济合作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执政的自由党因内部斗争而严重衰落的形象。

与印尼的自由贸易协定也为莫里森先生带来了个人影响,提升了他的政治声望。但随着耶路撒冷的宣布,澳大利亚总理的这些努力和成就可能会“付诸东流”。

观察人士认为,不仅止步于印尼,与美国站在一起并改变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外交使命,只会让堪培拉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首先,其他穆斯林国家也会受到影响,例如:马来西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

这些国家都视耶路撒冷为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大圣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地位也严重下降。

因此,观察人士认为,如果莫里森总理执意实现将澳大利亚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的声明,堪培拉方面恐怕“得”大于“失”。

因为即使执政的自由党赢得温特沃斯选民的支持和这里的议会席位,也无法改善其长期形象。而如果耶路撒冷的声明只是对总理莫里森态度的试探,那么在权衡利弊之后,这或许正是堪培拉政府适时止步的时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澳大利亚的冒险举动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