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却液多久更换一次?
劣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会降低冷却效率,影响发动机以及引擎盖下的橡胶组件、电线等的寿命。
发动机冷却液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很少有人注意,但发动机冷却液对车辆许多部件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冷却液品质不良意味着发动机冷却效率降低,导致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过热甚至过热,从而导致发动机密封件和引擎盖下的部件受热损坏,给车主带来极大伤害。
汽车冷却液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 - 插图 |
保持正确的冷却液液位并在必要时更换或加注对发动机和整车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发动机冷却液并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纯净水,而是一种专用液体,其主要成分是纯净水,并添加了乙二醇(导热体)、防蒸发和防腐蚀添加剂。
制造商建议用户定期检查发动机冷却液储液罐,确保水位在安全范围内,且储液罐无泄漏。行驶约4万公里后,应更换冷却液,并以相同行驶里程重复上述循环。
所有车辆都有温度警示灯。当此灯亮起时,车辆的冷却系统肯定存在问题,需要立即检查冷却液和机油箱。
选择冷却液时,需要注意三种常见类型:蓝色、粉色(SLLC)和红色(LLC)冷却液……它们的区别在于与主溶液混合的添加剂。蓝色和粉色冷却液无需混合,直接倒入水箱即可;而红色冷却液则需要与过滤水以 50:50 的比例混合。
请勿将冷却液混合使用。维护期间,请添加与发动机所用冷却液颜色相同的冷却液。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过滤水或天然水含有各种杂质,例如石灰石残留物、金属……因此,当这些杂质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冷却系统时,会导致散热器中形成沉积物,从而降低散热效率。瓶装矿泉水也不安全,因为它仍然含有可能导致沉积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