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许多产品违反质量标准
(Baonghean.vn)——来自21家饮用水和瓶装矿泉水生产企业的21份水样经检测发现不合格,但仍出售给消费者。这反映了该省瓶装水质量令人担忧的现状……
方便又便宜
瓶装饮用水和矿泉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是因为其便捷性,另一方面也因为价格低廉。许多饮用水生产商在市场上以8000越南盾的价格出售一瓶20升的饮用水,甚至有的售价高达6000至7000越南盾。只需坐在家里打个电话,5分钟后就能喝上水,比烧开电水壶还要快。如此便捷又便宜,其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据悉,这些工厂用作生产原料和销往市场的水源只有自来水和井水。在黎发生产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经理潘功长表示,他们使用的水源是经过现代化生产线处理的自来水,耗资近3亿越南盾,因此水质有保证。在潘功长工厂,我们看到整个车间都堆满了各种品牌的水瓶;工人有的在洗瓶子,有的在贴标签,有的在灌水……没有人穿戴防护装备。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不在无菌灌装车间灌水,而是用手泵水灌装时,潘功长解释说:“因为车间太热,我又不敢抬,就到外面乘凉。”据了解,他的公司每天向市场销售约150瓶水,在炎热的夏天,消耗量甚至高达350瓶。
![]() |
Hang Hieu 瓶装水生产厂的洗瓶过程无法确保质量。 |
恒孝瓶装水生产厂(位于荣市义安乡)面积虽然只有约50平方米,但却十分整洁。厂主阮文孝先生毫不犹豫地表示,所用水均为井水,并强调:“水处理过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首先,地下水被抽至水箱,通过砾石、煤和沙子进行沉淀。然后,水被泵入生产线,通过三个滤池(石英、活性炭和离子)进行粗滤,去除重金属;之后,水再通过反渗透膜进一步过滤,最后用紫外线(UV)消毒。” “我的水厂主要服务于本乡及周边乡镇的居民,每瓶水售价8000越南盾。平均每天消耗300多瓶水,最多时可达500至700瓶。为了让顾客安心用水,水厂每6个月定期检测水质,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Hieu先生说道。然而,这里的工人没有防护服,清洗瓶子、灌水、贴标签等所有步骤都是手工完成的;旧的回收瓶系统未经消毒或保存,就用肥皂清洗,以免受到有害细菌的影响……
手工制作
目前,该省有90家瓶装饮用水和矿泉水生产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自发性经营,每家企业每月平均向市场销售300至400瓶20升装的瓶装水。此外,一些企业也生产350毫升和1.5升装的瓶装水。除一些大型工业化生产企业外,大多数瓶装水企业利用居民住宅作为生产场地,这些场所不定期清洁,各种品牌的空瓶散落各处。工人没有防护服,从清洗瓶子到灌装……几乎所有步骤都是手工完成的。
![]() |
Loi Phat 生产、贸易和服务有限公司的瓶装水生产过程无法确保卫生。 |
这些生产企业大多重复使用旧瓶子,但对瓶壳的冲洗、清洗和保存却做得不够。很多地方不使用化学药剂对瓶子进行消毒,只用肥皂清洗,水龙头也不清洁,造成灰尘和污垢。而瓶壳和瓶盖本应经过多次消毒和灭菌。食品安全卫生局局长陶仲勇承认,该省瓶装和罐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普遍不达标。具体来说,食品安全卫生局在检查中发现,许多企业违反了生产经营规定。最常见的违规行为是工厂和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使用含有有害细菌的假检测券
科技厅首席监察员阮孟河(检查组组长):通过检测,发现这些水样主要不符合微生物标准。许多水样含有大肠杆菌、大肠菌群、亚硫酸盐和假单胞菌。其中,假单胞菌,俗称蓝帽杆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这种细菌不仅在正常空气环境中传播,而且在低氧环境中也能生存。 |
![]() |
检查组对水样进行了检测。 |
近期,省级综合督察组根据第2880/QD-UBND号决定,对全省41家瓶装水生产企业进行了督察。督察组对37家企业的水样进行了取样,送至卫生部食品安全卫生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1家企业的水样中有21份不符合质量标准。此外,督察组还发现37家瓶装水生产企业使用了虚假检测结果。
据科技部总督察(检查组组长)阮孟河介绍,瓶装饮用水属于第2类产品。根据规定,水生产商必须按照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技术法规QCVN 6-1: 2010/BYT进行合规声明。要获得合规认证,生产商必须对样品进行检测,以检查产品是否符合所声明的标准,并应用相应的技术法规。具体而言,瓶装水产品必须经过检测,并符合技术标准的26项标准。因此,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使用虚假的质量检测结果,意味着这些企业生产的瓶装水产品没有经过检测,就被投放到市场上销售给消费者。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水。
![]() |
跨学科检查组检查该省瓶装水生产设施 |
据胡志明市巴斯德研究所介绍:假单胞菌(蓝帽杆菌)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危险并发症的细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会导致人类机会性疾病。它可引起心包炎、呼吸道感染、肺炎、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脓肿、骨髓炎、皮肤感染…… |
据悉,综合督察组选择瓶装饮用水和矿泉水进行检查并非随机行为。科学技术厅厅长(检查组组长)阮孟河表示,在确定检查项目之前,督察组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消费者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水质仍不明朗,有迹象表明水质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该省综合督察组从21家生产经营单位发现21份水样不符合质量标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然而,这只是表面数字,因为督察组在检查的41家单位中只从37家单位采集了水样。同时,如前所述,据不完全统计,该省有90多家生产和经营瓶装饮用水的单位。如果督察组对所有这些单位都进行采样检测,数字可能会更高。
另一个问题是,有关部门对上述事件的责任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水质有保证?……
义安报将继续为读者提供最新资讯。
范邦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