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与象拔蚌混合养殖
自2012年以来,水产养殖研究所III已转让蜗牛与象拔蚌结合养殖技术,为庆和省万宁县万兴乡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庆和省万峰湾可持续海上蜗牛和象拔蚌养殖技术应用”项目由庆和省水产养殖厅牵头,由三研究所转让。2012年,三研究所向100多户养殖户转让了5项蜗牛和象拔蚌养殖技术。
具体而言,该项目在万宁县万兴乡Doc Da Trang村资助了40户农户,共计40个围栏,每个围栏尺寸为7x7x5米,占地面积为5公顷。每个参与农户被允许设立两个围栏:一个围栏用于饲养单一来源蜗牛,另一个围栏用于饲养单一来源蜗牛和象拔蚌,以比较经济和环境效率。
技术转让官员(第三研究所)Thai Ngoc Chien博士介绍:蜗牛育苗阶段(1个月)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只/平方米,规格约为10000只/公斤。在商业化养殖阶段,养殖两个月后,当蜗牛规格达到700-800只/公斤时,更换网眼尺寸为2a = 15毫米的网,放养密度为300-350只/平方米。

万兴乡象拔蚌养殖蜗牛模式
象拔蚌饲养于笼舍周围的吊篮中(直径50厘米),放养密度为30只/篮(象拔蚌体型1.5-2.0厘米)。每个笼舍外放置70只象拔蚌。蜗牛的食物包括鱼、蟹等。每日投喂量相当于蜗牛总量的5-10%;每天清晨或傍晚投喂一次。
钱博士介绍,采用这种模式,蜗牛养殖4-5个月后,达到每公斤100-120只的规格即可收获。对于尚未达到商业规格的象拔蚌,应继续养殖一个月,清理池底后再进行下一茬养殖。蜗牛的收获方式包括用网捞或使用收获机。象拔蚌的捕捞方式是拉起篮子,用手抓取。
模式参与者阮光先生评价说:“虽然蜗牛的放养密度比单纯的蜗牛养殖要低,但产量很高,蜗牛的成活率可达92%以上,象拔蚌的成活率可达62%以上。”
我家在资助下投放了2笼140筐(每筐30只)蜗牛苗,共计4万粒,经过4-5个月的养殖和收获,盈利近1500万越南盾。
同样,阮文谭家隔壁的一家也获得了支持,养殖的鱼数量与阮文谭家相同。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这家人获利超过1300万越南盾。目前,阮文谭家正在继续扩大这种混合养殖模式。
庆和省水产养殖分局局长黄金庆表示,面对养殖区环境污染问题,蜗牛与象拔蚌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被视为改善环境的解决方案之一,可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该模式平均每茬蜗牛产量为25-28吨/公顷;每茬象拔蚌产量为15吨/公顷;该模式每户利润为1340万越南盾;该模式的利率超过27%(4-5个月内),非常高。
据(VTV 新闻)-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