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身着绿色军装的党员。
近年来,义安边防部队在坚决维护边境安全主权的同时,有效部署派出边防党员到边境地区当家作主、边防干部增任边境乡党委副书记、边防党员在重点复杂地区担任村组支部等工作,成为巩固基层政治体系、确保民安、边安、疆安的坚实“支点”。

庆李-海上• 2025年3月3日

此前,Tam Hop 乡 Mong Pha Lom 村 Xong Nhia Ly 先生(60 岁)一家的生活被贫困包围。2022 年,他们一家被 Tam Hop 边防站委派给民运队长 Nguyen Kim Trong 上尉,直接“牵手指导”,帮助发展经济。
截至目前,Xong Nhia Ly 先生的农场拥有 20 多头水牛和奶牛、近 10 只山羊、60 只家禽、1 公顷红姜、1 公顷木薯、2 个池塘,用于饲养草鱼、罗非鱼……平均年收入约为 1 亿越南盾。

“刚开始办农场的时候,家里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边防部队和地方政府帮我接了电线、种了鱼、进行了科技培训等等,给了我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决心。”熊年利说。
同样,三合乡万蒙村的 Quang Thi Loan 女士一家也得到了三合边防站的资助,获得了 1700 万越南盾的启动资金,用来饲养 7 只山羊,还得到了绿衣党员的支持,提供了工作日和材料,用来建造技术上正确的羊棚;并得到了家人关于如何照顾牲畜的指导和帮助。
短短一年多时间,羊群壮大起来,数量增加了3倍多,为罗女士家发展经济、稳定生活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当地村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队长阮金仲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被分配到每个家庭负责时,我都会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愿望,并向站指挥部提出建议,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式,帮助人们战胜饥饿,减少贫困。”
Xong Nhia Ly 先生和 Quang Thi Loan 女士的家属是 Tam Hop 公社众多被选中实施“共享50”模式的农户中的两户。Tam Hop 边防站身着绿色制服的党员们,为那些生活困难、拥有畜牧养殖资源(劳动力、耕地)并决心脱贫的家庭提供牲畜和幼苗。当牲畜和作物长势良好时,利润将分成两半(50%归村民所有,50%归投资者所有,用于支持其他农户);初始资本将继续保留。


在桂风县Tri Le边境公社,Tri Le边防站群众动员队专业军校少校被派往Pa Khom村临时参与党的活动并负责帮助困难家庭后,就集中精力与党支部、各部门和支部配合宣传、动员和帮助当地群众发展苦笋、桃子等传统优势生产经济,发展水牛、奶牛、土乌鸡养殖,以增加收入,稳定生活质量。
治黎边防站政委胡成光中校表示,落实边防党委关于派出边防党员管理边境户口的第681号指示,治黎边防站派出分队指挥员参与管理10至15户户口,派出其他党员参与管理15至20户户口。
此外,该站还呼吁集体、个人、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捐资扶持资金、树苗、种子,在偏远地区建立经济模式,帮助少数民族家庭脱贫致富、稳定生活。


乂安省边防部队政委阮文厚上校表示:“贯彻落实681号指示五年来,乂安省边防部队党委已指派570名党员负责边境地区2474户家庭的分管工作。秉承党员先行精神,边境地区特别困难家庭分管党员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心声、愿望,向边防部队指挥部建议,配合地方政府宣传、指导群众发展生产,建立和推广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模式,为群众创造可持续的生计。”
5年来,绿衣党员参与实施了57个帮扶群众发展经济、消除饥饿、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为点燃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信念和意志作出了贡献。




除派党员到边境地区当家作主外,乂安省边防党委继续保留5名边防站干部参加边境各县党委、2名同志参加县级人民议会、23名同志参加乡级人民议会;增加27名同志担任边境乡党委副书记;引进77名边防党员临时转业到重要村、寨党支部。
从而为加强基层政治体系建设做出贡献。仅2024年,该小组就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建议,巩固和完善118个党支部、82个社会政治组织,吸收101名新党员。


以往,祥阳县三光乡同香村党支部在发展新党员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但目前已成为该乡党建工作领导单位之一。
桐香村党支部书记拉光道说:“感谢边防官兵参与活动的建议和支持,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工作更加重视。桐香村党支部从不到10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46名党员。2024年,村党支部还吸收了1名新党员。”


三光边防站政委阮玉晋中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该站管理区共有11个村,2032户,8193人,涵盖5个民族(京族、泰族、西丰族、高木族、丹莱族)。为了帮助地方巩固基层政治体系,除了1名边防干部被选派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外,边防站还安排24名边防党员负责边境地区114户村民,并介绍了3名党员到同香村、新香村、三香村的党支部挂职工作。
2024年,该单位建议地方党委、政府巩固和完善4个党支部、14个社会政治组织,吸收新党员12名。

许多身着绿制服的党员积极参与活动,为“点燃”各村落的各项运动和活动做出了贡献。由此,他们发现了新的积极因素,可以培养和发展党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职业军人中校阮怀南(Nguyen Hoai Nam,仁梅边防站)——他曾是祥阳县仁梅乡帕姆村的临时党员,他直接为党支部提供咨询,引导、帮助并介绍了两位优秀的苗族人入党。
Or Major Vo Cong Bac(Keng Du 边防站)——在 Khe Linh 村暂住两年后,Keng Du 公社(Ky Son)支持党支部吸收 2 名克木族党员,使整个党支部党员总数达到 12 名同志。

景德边防站政委阮玉祖中校表示,除了派党员到10个村、村98户人家当支部工作外,该站党委、指挥部还派党员到会黎、溪灵、景德、会江、会秀等5个困难村、村党支部当支部,以“增强”边防党支部的战斗力。
绿衣党员深入村集体开展“三扎四联”活动,参与培训骨干党员,就地开辟发展党员渠道;协助党支部委员会维护村集体秩序和生活秩序,发布决议,巩固和提高党支部的领导能力。同时,指导和帮助群众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和模式,逐步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景德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梁文岩同志说:“该乡10个村中有8个位于边境地区,人民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近年来,景德边防站不仅积极配合、配合地方开展帮助人民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典型案例,还配合党委、政府巩固基层政治制度,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确保‘三个平安’。

为加强基层政治体系建设,乂安省边防部队指挥部还加强指导两边边境部队积极有效开展“边防部队携手为贫民,不让一个人掉队”、“携手拆除临时危房”、“陪伴边境妇女”等竞赛运动……仅2024年,乂安省边防部队就协调培养90名新的“熟练群众动员”模范(经济领域模范63名、文化社会领域模范14名、国防安全领域模范8名、参加基层政治体系建设模范5名)。
同时,继续在蒙山(昆强)和三光(祥阳)边境乡有效落实“边境医药箱”4个模式、“爱心之家”6个模式、“免费摊位”1个模式和“边境地区陪读宿舍”2个模式。资助和关爱302名学生,其中“边防军人子女入学助学”项目资助117名学生,“军队官兵助学助学”项目资助185名学生。



乂安省边防司令部党委书记、政委黎如强上校表示,近年来,省边防司令部加强干部队伍、临时转业党员和边境地区驻户边防站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责任,有效指导地方党委、政府建设和巩固基层政治体系,参与发展经济社会、消除饥饿、扶贫工作,逐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战斗力、政府工作的有效性以及从公社到村、村各部门、支部、工会的工作质量。
从而为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地方国防和安全,确保人民、地区和边境的和平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