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蚂蚁引起的皮炎和带状疱疹
昆虫(尤其是三腔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常被误诊为带状疱疹。然而,带状疱疹通常先出现全身症状,伤口疼痛,而昆虫引起的皮炎则突然出现,并伴有灼烧感。
相关新闻 |
---|
顺化中央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Duong Huu Thanh 博士在 VnExpress.net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清楚地展示了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
由昆虫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被误诊为带状疱疹的情况十分常见,许多文献中均有提及。过去三年来,顺化中央医院皮肤科的转诊病例中就曾出现过类似的误诊。根据我们的研究,误诊率高达80.4%。
1.昆虫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引起皮炎的昆虫种类繁多,这里仅列举一些临床症状类似带状疱疹的皮炎病例。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季节交替、暴风雨肆虐的时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疫情。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种昆虫导致了这种疾病。一些作者认为,病原体可能是三室蚁(根据产地不同,其名称包括:针蚁、紫胶蚁、弯蚁、锁蚁、下巴对蚁……),学名Paedérus,是一种遍布世界各地的甲虫,但常见于亚洲和非洲等炎热潮湿的热带地区。其体型细长,长约7-10毫米,有3对足,体表有2个红色环纹和3个黑色环纹,飞行和奔跑速度极快,喜光,尤其喜欢荧光灯。
三腔蚁常藏匿于田埂、废料堆下、茬口周围、草坪、灌木丛、菜地、未完工的建筑工地、垃圾场等处。雨后,无处栖息时,它们便循光飞入屋内,落在毛巾、衣物、寝具、毛毯等物品上。当人体皮肤透过这些物品接触到它们的分泌物,或不小心撞死在皮肤上时,病害便会随之出现。
症状:
- 皮疹常于清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多发生于颈部、面部、手、脚等暴露部位。其他皮肤部位亦可发生,但较少见。皮疹通常出现在单侧或双侧,呈红色炎症状,类似于抓痕,易形成长条状。患者会感到灼热、轻微肿胀、轻微瘙痒,并伴有许多淡黄色小丘疹,类似脓疱。皮疹可出现在面部两侧的褶皱处。如果治疗得当,约5至7天后皮疹会干燥,一般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可能会感染或蔓延,并引发流行病。
-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 |
一些由昆虫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图片。 |
治疗:
- 局部治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等溶液清洗伤口,以中和昆虫引起的灼伤化学物质,并使用舒缓的外用药物,例如:湖水、锌霜、皮质类固醇霜……如果感染,我们可以额外使用外用抗生素霜。抗组胺药通常只能减轻刺激和瘙痒。
- 全身:除非有继发感染的迹象,否则几乎不需要干预。
进化:
如果及时正确治疗,它将在大约一周内愈合,不会留下疤痕。
疾病预防:
- 如果窗户没有纱窗,晚上下雨时应关闭窗户,在灯光下工作时应小心。
- 使用前检查毛巾、衣服、床、垫子……
- 清理房子周围的堆积物和垃圾。
- 下午晚些时候下雨时,请勿在室外晾干衣服和毛巾。
- 如果发现昆虫,请避免直接接触,并想办法去除它们,而不让它们接触您的皮肤。
- 你应该去看皮肤科医生,不要买药自己治疗。
2.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
![]() |
带状疱疹。 |
症状:水痘常见于曾患过水痘的人,病毒随后潜伏在腰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当身体虚弱、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或患有其他削弱免疫系统的疾病(例如肺结核、艾滋病)时,病毒会通过神经重新激活并引发疾病。
- 初期通常有低烧(38oC左右)、头痛、乏力、脊椎痛、沿着病变即将出现的皮肤区域的神经出现疼痛,且仅出现在身体的一侧(艾滋病患者除外)。
- 接下来,水泡会出现,这些水泡通常会连在一起(成簇),如果仔细观察,你会看到水泡表面的中间有一个凹陷。
- 痛而不痒,年纪越大越痛。
- 常见位置是肋间。
- 通常与淋巴结炎有关。
治疗:口服及外用阿昔洛韦,消炎、镇痛、镇静。
进展:该病将在2至3周内愈合,愈合后可能会留下皮肤变色的迹象,在老年患者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很常见。
3.注意事项及鉴别诊断:
导致这两种疾病混淆的因素有:
- 昆虫接触性皮炎的疼痛性病变很容易与带状疱疹的疼痛混淆。
- 患处皮肤发红并发炎。
- 更容易将昆虫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误认为是单侧的(因为带状疱疹通常只影响单侧)。
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
结论:
- 这两种疾病的混淆率很高,因此在治疗前必须加以区分。
- 如果诊断不明,请勿治疗。
- 如上所述,昆虫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治疗非常简单,可以在所有初级保健机构中应用。
- 应开展社区预防宣传。
据越南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