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从包装到检验封条都存在假冒现象。
假冒产品不仅出现在肥料生产设施和销售代理商中,还渗透到测试和检验室……欺骗消费者。
这一痛苦的现实是9月28日上午在“重建越南化肥市场”研讨会上专家和企业提出的。
肥料协会副主席阮学水表示,使用“锄头、铲子”式生产肥料、伪造知名品牌标签和包装的情况已明显减少。然而,质量不保证的产品仍然猖獗,给农民带来困扰和损失。
据肥料协会统计,全国有800至1000家企业生产此类产品。其中,近50%的受检肥料样品不符合包装上注册和声明的质量标准。这些企业利用了法律法规中关于营养成分的漏洞、包装上内容模糊等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和欺骗。
![]() |
假肥料日益猖獗,给消费者带来危害。图片:《海关报》 |
“国内肥料市场是自发生产的,哪里能做就哪里做,一直没有一场革命来恢复秩序。假冒产品不仅出现在肥料生产企业和销售代理商中,甚至渗透到检测和检验室,”Thuy先生如是说。
化肥协会副会长指出,假冒化肥行业中一系列违法行为已被发现并被起诉,但迄今为止却“销声匿迹”或仅得到行政处理。他对这些案件中既得利益和执法部门的庇护表示怀疑。“这些人就像‘定时炸弹’,蓄意破坏并非法牟利,”Thuy先生评论道。
例举了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389常务办公室在检查顺风化肥股份公司(同奈省)时,发现该公司三分之一的产品存在问题。尽管总理已直接指示,但地方政府却任意放任该公司,只采取了行政措施。“这是否应该被视为典型的利益集团?各部委和行业部门对此有何看法?”,Thuy先生问道。
目前,越南市场上约有7000种肥料产品,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肥料产品仅有约300种。产品种类繁多,就连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作物生产综合局副局长阮辉强(音译)也表示,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无法辨别市场上肥料的真假。
“这表明,这些企业的造假手段非常高明,但目前的处罚力度太轻。更何况,各部委和行业对假冒伪劣肥料的监管规定也不够明确……导致农民在市场上面临琳琅满目的肥料,”江先生说道。
工贸部市场管理司的报告还显示,针对假冒伪劣化肥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和处罚结果显示,平均每年近4000起案件。2013年和2014年下半年,该机构共检查了5300多起违法行为,处罚了近1500起案件。
但姜先生表示,虽然发现了很多违规行为,但处罚力度不够,主要还是行政罚款。“企业接受罚款,因为罚款金额太小,就像‘挠痒痒’一样,所以他们干脆交了罚款,继续营业。”他说道。
越南农民协会副主席梁国栋先生坦言,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市场上生产和供应的肥料种类和品牌多达数千种,农民在选择产品时不知所措。“产品种类繁多,人们无法记住或了解其功效;也无法识别或区分真假肥料。这给不诚信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混淆视听,欺骗消费者。”梁国栋先生分享道。
金瓯化肥公司总经理裴孟进表示,市场过于宽松,无意中为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制造了“土壤”。此外,越南目前的化肥生产商数量过多。“当数量过多时,竞争超过了必要的程度,为了生存,许多企业不得不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他分析道。
为了恢复市场,专家和企业建议政府修改和补充关于肥料管理的第202号法令,以更具体的方式规定各级地方当局在发生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肥料违法行为时的责任……在等待修订的同时,有必要统一该产品的管理机构,而不是像现在那样由工业和贸易部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两个机构“管理”,以便于“追踪”责任并正确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