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肥料的现象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这是工贸部对国内化肥生产行业现状的评估。工贸部表示,大多数地方假冒伪劣化肥的检出率很高。国家对化肥的管理也“存在问题”。
假肥料充斥市场
工贸部化工司副司长阮金莲表示,近期,假冒伪劣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已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大多数地方都发现了假冒伪劣肥料。尤其是许多肥料产品,营养成分缺失率高达80%。
化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主管部门对多家化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和抽样。检查结果显示,46.7%的样品有机质含量不符合公告要求,46.6%的样品总氮含量不符合公告要求,33.3%的样品易消化磷含量不符合公告要求……尤其是,高达41%的被分析样品三项氮磷钾指标均不符合规定。
此外,近年来,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化肥等农资的巡查力度,发现多起价格和计量质量违规行为。查获的假冒、劣质和过期化肥数量已超过1000吨。“我们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几乎所有省市都已成功消费并仍在市场上流通的假化肥数量远超这个数字,”连女士评论道。
连女士解释道,在我国,化肥是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之一。因此,许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都参与生产。此外,化肥尚未被列为有条件的生产和贸易商品,无需获得证书或许可证,因此许多小型企业不具备生产和贸易的必要条件。许多制造商不遵守国家规定,故意将假冒伪劣化肥投放市场。农民因使用假化肥而直接和间接损失的金额每年高达数千亿越南盾。
行政手续繁琐,给管理和生产带来困难。
目前,根据越南法规,肥料需遵循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每季度发布并补充的越南允许生产、贸易和使用清单进行管理。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作物生产司肥料处处长张合泽表示,除无机肥料、传统有机肥料以及经科技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认定为技术进步的肥料外,尚未列入清单的肥料必须经过检测才能被认定为新肥料。
据工贸部介绍,在大力发展化肥工业、积极服务国内农业生产、限制进口的政策推动下,国内无机肥料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各工厂产能已满足国内需求的80%,各类化肥总产量约为800万吨。更重要的是,尿素、氮磷钾、磷酸盐等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主要肥料品种均已满足国内需求。 |
塔克先生表示,要列入肥料清单,需要经过13个不同的行政程序。这给制造商和管理机构都带来了困难。“按照这样的清单管理肥料成本高昂,检测耗时,难以查询,无法追溯,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并且不再适合实际操作,”塔克先生承认。
工贸部副部长胡氏金托也持相同观点。她表示,目前,工贸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都参与国家肥料管理。然而,政府面临的主要职责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没有哪个机构掌握肥料生产、贸易和进出口活动的完整信息。“管理分散,相互交叉,属于‘中间管理’,因此管理松散。此外,地方肥料管理机构缺乏人员和分析设备……这导致假肥料更容易滋生。”胡氏金托女士说道。
从上述实践来看,Thoa女士认为有必要制定新的肥料管理法令。据此,工业贸易部将负责无机肥料,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负责管理有机肥料和其他肥料。Thoa女士建议:“必须明确各州管理机构的职责,以确保肥料生产和贸易活动有序进行。”
据(NNVN)-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