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越南农村建设成为宜居乡村
(Baonghean.vn)- 胡志明主席指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改变吃、穿、住、行、工的方式”来革新农村社会,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劳动人民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
越南乡村,总是萦绕着翠绿的竹篱、榕树、渡口,“棕榈林、茶山、芬芳的绿地”……每当春回大地,这些景象都勾起了远方儿女的眷念与眷念。越南乡村是人们以农耕为主的地区(目前约占全国人口的62.4%)。
如今,农村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巩固和加强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新农村建设规划被评价为取得了“伟大、全面、历史性的成果”。到2023年12月,全国约有78%的乡、42%的县级单位、20个省和直辖市已实现农村建设。符合新农村标准.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2022年将达到近386万越南盾/人),贫困率较以前大幅下降。
胡志明主席指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改变吃、穿、住、行、工”的方式革新农村社会,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使劳动人民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把农村建设得绿意盎然、整洁美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发展社区关系,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凝聚民族团结,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

2022年6月16日,越共中央委员会颁发了关于“2030年农业、农民、农村发展及2045年展望”的第19-NQ/TW号决议。决议明确“农民是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主体和中心”。将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朝着“生态农业、现代农村、文明农民”的方向发展。现代农村建设的内容是有效落实2021-2025年及以后阶段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
建设现代农村,首先,各级党委要领导整个政治系统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精神,调动一切资源,有效落实2021-2025年新型农村合作社标准和全国先进新型农村合作社标准。

现代乡村建设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着眼长远,合理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居住区、产业园区、小型工业和服务业,确保为农村居民创造大量高收入就业岗位,在实现“离开农业但不离开农村”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加强规划实施指导和有效规划管理……充分利用和优化各种资源,同步、分步、高质量地建设交通、水利、电力、文化设施、贸易、信息通信、农村住房等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村与落实收入标准、多维度减贫、提高劳动力培训率、发展多种联动模式、合作社模式、农业推广、手工艺村建设等密切相关,有利于高效生产经营。建设现代农村必须与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

建设现代农村,必须有人来组织、有人来实施,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坚强政治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团队培养德才兼备、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亲民的优秀人才、管理人员、公务员和公共服务人员。同时,继续研究完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和政策体系,吸引企业投资农业农村领域,特别是发展深加工产业,满足农民生产所需原材料,提高出口创汇。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等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监督和评估。
努力把越南农村建设得更加绿色、清洁、美丽,发扬“乡村友爱、睦邻友好”的传统,让每个公民都过上温暖、富足、幸福的生活,打造一个平安的、宜居的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