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宫遗址发现更多古代文物
![]() |
在太平省太郎寺出土了一件刻有“Vuong”字样的狮头文物。(图片来源:春田/越通社)
12月20日,在太平省兴河县红明乡,越南社会科学院皇城研究中心与太平省博物馆配合召开2015年第二次罗江宫遗址考古发掘初步成果报告会。
第二次挖掘于 2015 年 11 月中旬在两个区域进行:A 区 - 6 个坑和 D 区 - 1 个坑。
与2014年首次发掘相比,此次发掘文物数量更加丰富,种类更加多样。
此次发掘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和遗迹,如:加固柱座的碎石柱基遗迹、砖基、庭院、碎石柱基、砖基庭院、砖基遗迹、古代龙像残片、瓷器、陶器、瓦当(莲瓣瓦、叶瓣瓦、衬瓦)、菩提叶(均布菩提叶、饰龙纹的偏叶菩提叶)、刀头残片、龙首像、砖块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掘还发现了后黎朝和阮朝的建筑材料。
结合考古发掘结果和史料,进一步证明发掘地点——太郎寺(太平省兴河县红明乡)是陈仁宗、陈映宗时期的罗江行宫,或者是陈献宗时期的建昌行宫。
同时,它首次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作品的平面图,而是由至少三个建筑作品连成一体的综合体,规模宏大,建筑精巧精美,具有宫殿和皇家的性质。
皇城研究中心主任裴明智副教授表示,2014年,此次考古发掘主要针对陈泰郎寺地区,取得了重要成果,对研究、认识和评估罗江宫建筑遗迹迈出了重要一步,越来越准确地明确和肯定了罗江宫存在大型建筑,收集了许多新的科学证据,补充了之前的认识。
此次发掘和考古研究成果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不仅生动、清楚地表明了古罗江宫位于太平省兴河县红明土地上的位置,而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库,有效地服务于陈朝遗物和升龙皇城遗址文物以及其他科学遗物的研究、比较、价值评估和科学文献记载。
据《大越书纪全书》记载,1293年以前,陈英宗之母、陈仁宗之妻康太后宝清居住在龙兴郡罗江宫,并于1293年9月13日在此去世。
罗江宫也是与陈显宗的一生息息相关的宫殿。这位年轻的皇帝于1341年6月11日在此去世,享年23岁。
芦江宫虽然规模庞大,位于连接龙兴(太平)-德麦(南定)和升龙(河内)的重要位置,但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变迁,古芦江宫/行宫的具体位置、外观和规模一直是个谜。
据越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