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下发现史前次大陆
科学家在2月24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称,他们在印度洋一座岛屿之下发现了一个名为毛里求斯的微大陆的踪迹。
毛里求斯古大陆形成于史前时期,约6100万至83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与印度分离后形成。然而,分离后,这片大陆被厚厚的火山熔岩沉积层覆盖。
科学家认为,他们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毛里求斯次大陆的踪迹。(来源:in2eastafrica.net)
科学家们分析了毛里求斯的海滩沙子,其中含有古老的锆石矿物,其年龄在6.6亿至20亿年前之间。这种矿物的微小颗粒是一个不寻常的发现,它们埋藏在沙子中,是在900万年前的熔岩地质条件下才形成的。
锆石矿物成分表明毛里求斯岛下方存在一个次大陆板块。这些矿物样本是由近期的火山活动带到地表的。
科学家认为,印度洋海底可能覆盖着隐藏的板块,当超大陆盘古大陆分裂并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陆时,这些板块被破碎并拉开。
研究小组强调,毛里求斯的形成可能与其他大陆板块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它被隐藏起来。
大约2亿年前,超大陆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成更小的大陆。在8000万至1.3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超大陆盘古大陆分裂成两部分: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和北部的劳亚大陆。
当时的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和阿拉伯次大陆,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除印度和阿拉伯次大陆)和北美洲。
据(越南+)-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