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红河三角洲和中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作用
(Baonghean.vn)- 越南政府副总理王廷惠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红河三角洲和中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面成果;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发挥全国的主导作用。
提前实现许多目标
在落实越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26-NQ/TW号决议十余年和实施2010-2020年阶段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九年之后,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475个乡(占乡的50.26%)达到新农村标准,37个省和中央直辖市的84个县级单位(约占全国县、镇、市总数的12.65%)被政府总理评为达到标准或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5.26个标准/乡,全国已不存在一个乡低于5个标准的情况。
由此,我们比越共十二大决议和国会交付的计划提前18个月完成了2010-2020年阶段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规定的各项目标。基于此,政府总理和中央国家目标计划指导委员会决定在2019年对2010-2020年阶段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实施十年工作进行总结。(比计划提前1年)用2020年全年时间研究出台2020年后新农村建设纲要实施内容和法律框架。
为了做好全国总结会议(定于2019年12月初在南定省举行-PV)的准备工作,应组织各地区进行深入总结,认真评估所取得的成果,汲取成功经验,指出需要克服的局限性,确定适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新农村建设具体目标和措施,从而确定2021-2025年阶段国家新农村建设计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和2030年方向。
为此,2010-2020年北方山区新农村建设目标规划总结会议(八月初举行),今天又召开红河三角洲及中北海岸地区2010-2020年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规划总结会议,对于深入评估各地区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越南政府副总理王廷惠参观各地方新农村产品展位。图片:德英 |
副总理王廷惠在会上强调,每个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甚至每个省市的起步条件也各不相同。红河三角洲省市拥有全国最有利的条件,而中北部地区的各省(特别是各省的山区和沿海地区;清化省和义安省西部的乡镇)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并经常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
但经过9年的实施,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不断努力下,特别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红河三角洲和中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成就,为全国总体成果作出了重大贡献。
截至2019年7月底,全区共有2386个乡(3474个)达到新农村标准,占乡(村)总数的68.7%。(较2015年底增长47.5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26%);在该地区,17个省市中有10个省市已经实现并超过了总理制定的2020年目标。
每个公社平均达到17.4个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18年以来,全区没有一个公社的标准低于05个标准;全区共有41个县级单位被总理认可为达到标准/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占全国已认可县级单位总数的48.8%),其中红河三角洲地区有35个(仅南定省就有10个/10个已认可的县级单位);目前全区有1个公社被认可为模范新农村公社(广宁省同朝市越丹公社);510个农村居民点被认可为模范新农村,其中河静省有290个,广宁省有206个。河静省和广宁省也是本地区乃至全国示范园林建设的先锋省份。截至目前,河静省拥有3382个示范园林,广宁省拥有1526个示范园林(全省共有4913个示范园林)。
![]() |
新农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
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红河三角洲和中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各级政治体系建设的突出成果。09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使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同步互联互通,日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王廷惠副总理指出:“特别是红河三角洲和中北部地区是近年来全国新农村建设最亮点、最创新突破、最有效做法的聚集地,也是向总理提出出台新机制、新政策的出发点,这些新机制、新政策已经并正在得到有效落实。”
副总理列举了在基层开展的有效做法,如:源自广宁省的“一乡一产品”计划;源自河静省的示范新农村住宅区和示范花园建设;源自乂安省和清化的困难地区村级新农村建设;源自南定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乡村景观建设等,目前,它是探索新问题的地方,为研究2020年后新农村建设内容奠定了基础。
继续有许多创新和良好实践可供复制
此外,副总理王廷惠还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克服的不足之处,即:本地区各省市新农村建设成果差异较大,南定省100%的乡县达到新农村标准,许多省市80%以上的乡达到标准(北宁、河南、兴安、太平、永福、河内等),但一些省份仍有不到50%的乡达到标准(广治、承天顺化、广平)。
一些省份的目标完成情况与该地区和整个国家相比还较低(广治、广平、承天顺化);海防市拥有资源和有利条件,但迄今为止,它是红河三角洲地区唯一一个没有一个县级单位被认可达到标准/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地区,只有64.03%的乡达到标准。
![]() |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调动各方资源。图片:文件 |
一些地方的乡村正在向实体化方向转变,没有保留典型乡村的特色和传统价值观;红河三角洲和中北部地区由于人口密度高,环境污染压力巨大。除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外,这里还集中了近300个工业园区、600多个产业集群以及众多产生大量废弃物的手工艺村,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具备可持续性,复杂严重刑事案件有增无减,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地方脱贫攻坚成果不具备可持续性,仍有返贫现象发生;一些地方对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新农村建设运动近期出现放缓迹象;对中央资源的等待和依赖心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动员力量超过自身能力的仍然存在……
本着越共十届中央委员会第26号决议的精神:农业、农民、农村是战略性问题,新农村是基础性问题,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性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2019年剩余时间及2020年,副总理王廷惠要求各地方党委、机关和人民继续发扬已取得的成果,克服局限性和困难,指导实施工作,实现更高的目标。
越南政府副总理王廷惠的讲话视频片段。 |
继续做好对干部、党员和群众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新农村建设有起点,没有终点。尤其要避免自满自足,尤其是在那些已被认定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镇,这会导致工作疏忽。各地要将此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发扬民主,发挥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红河三角洲和中北部地区各省要继续发挥全国的主导作用,不断创新,推出许多值得推广和复制的举措和好做法。
各地要定期审查各项目标和标准,制定计划和路线图,提高以下标准的质量,以满足确保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方向的标准,特别是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标准……
![]() |
中央和省新农村协调办公室领导参观南丹县南英乡清洁蔬菜种植示范点。图片来源:春黄 |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价值;推动合资企业和协会形成价值链,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农村地区;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其中,有机、生物安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是发展工业、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基础;结合各地优势,推动有效实施“有机农产品生产计划”,为农民快速增收作出贡献。
红河三角洲和中北海岸地区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该地区各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积累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复制。
应大力推广乡村旅游新线路,与革命历史遗址和海上旅游亮点相结合,创造更多旅游价值,提升各地旅游产品质量。以此推动国内外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地区,真正体验越南宁静宜居的乡村风情。
![]() |
近年来,义安省大力推广的一项举措是修建鲜花路,以美化乡村道路和小巷。许多地方都已实施这项举措,打造了更加美丽、友好的乡村环境。图片:PV |
继续完善服务农村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重视农村绿地建设,特别是推进村乡道路绿化花卉种植活动。
王廷惠副总理强调:“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要继续主持、配合有关部委、机关认真听取与会代表的意见,同时,要重点研究、评估各乡、县级国家新农村标准、现行示范性新农村公社标准,并据此进行调整补充,确保其适用于2021-2025年阶段。特别是,各省市要抓紧、积极制定2021-2025年阶段中期公共投资计划,明确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