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投票和部长选举
希望本次信任投票的结果能够对今后几年特别是即将召开的越共十三大领导班子的人事安排产生积极积极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是低信用评级。官方评级分为高信用、信用和负信用三种。
信任度低。信任度最低的是教育培训部部长,其次是交通部。看来,国会议员的这一评估与大多数民众的意见一致。
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相对一致。如果你在高信任度类别中排名较低,那么在低信任度类别中排名也会较高。教育培训部、交通部以及文化体育旅游部部长都属于这一类。
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结果是否完全客观准确。答案或许只是相对的。相对客观,相对准确。
评估和考量信任度的标准是任务执行的成果、政治素质、道德、生活方式、遵纪守法、堕落迹象、自我进化、自我蜕变、资产、收入等。如果没有异常,那么基本上所有标准都算合格。因此,最终主要还是以执行分配任务的成果作为评判标准。至少,这是评估时最容易看到和感受到的。
作为区长,您是否为该区和该领域提出了正确且合适的政策建议,还是在这件事上完全被动?一旦制定了机构和政策,您如何监督和检查其实施情况?这些都是评估中经常关注的点。
即便如此,在信任投票中,仍然有评估者的“个人”因素。因此,信任度最高的第一和第二个项目,以及信任度再高的项目也同样美味,但低信任度的项目仍然有得分。高信任度是的,但我个人不太喜欢,不太喜欢,所以我仍然把它放在低信任度的盒子里。理论上,会有一些职位在低信任度项目中无法得分,也会有一些职位在低信任度项目中的得分必须更高才合适。
有困难套装和简单套装吗?
最后,谈谈信任投票的效果。每个职位的排名结果无疑都会带来鼓励。在高信任度类别中取得高排名显然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因此也鼓励被评估者在未来继续表现出色。此外,信任投票还能对最终信任度结果不佳的人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不过,信任投票的另一个作用,是利用结果更好地安排未来的领导职位。通过多次信任投票,几乎可以看出一个规律,那就是部长组:教育及培训部、交通部、文化、体育及旅游部、内政部……往往落入信任度得分较低的部委。
问题是,哪些部委容易管理,哪些部委管理教育、医疗等敏感复杂的部门和领域?从这些问题的答案来看,上述法律迫使我们思考未来这些部门的指挥官的合理安排。
或许,各部委没有容易或困难之分。各部委部长必须负责全国各部门、各领域的国家管理,并就正确、适当的制度和政策提出建议。
计划投资部是难搞的部委还是容易搞的部委?2014年的信任投票中,部长范光荣获得了351分(高信任分),20分(低信任分);而这次部长阮志勇获得了162分(高信任分),97分(低信任分)。显然,问题在于找到合适的人选来领导和指挥每个部委。所谓合适,指的是各部门负责人的能力、资历以及管理和指挥的才能。
希望本次信任投票的结果能够对今后几年特别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领导班子人事安排产生积极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