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父亲“解围”,儿子“融入”
如果说阮古石先生是“突破”时期越南外交的“缔造者”,那么范平明先生(阮古石先生之子)则被视为融入时期越南外交的象征。
![]() |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同中方通电话。 |
专业外交官
在越共十二大上,时任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范平明先生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由此,他接过了其父亲阮古石33年前在党和国家中担负的重任。
越南政坛中,有一些有趣的巧合。段仲传(任期1984-1987年)和段孟教(任期1999-2007年)都曾担任部长和政府办公厅主任。
![]() |
1988年11月27日,阮富仲会见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IA Rogachoc先生。 |
段仲传和段孟教虽然同为政府办公厅主任和部长,但两人的履历却截然不同。在出任政府办公厅主任和部长之前,段仲传曾任经济部部长、财经学院(现国立经济大学)校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会计划预算委员会主席、中央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物价委员会主席。
段孟教先生原为一名教师,曾任军事技术学院武器系副主任,后调至政府办公厅任职。
阮古石和范平明父子都是职业外交官。
范平明先生从国际关系学院(现为外交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培训司,他的职业外交官生涯从这里开始。
他历任越南驻英国大使馆随员;司级见习官员;国际组织司副司长;大使、越南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领事、越南驻美国副大使;国际组织司代理司长、司长;对外人权对话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部长助理。
![]() |
阮高石先生(右)欢迎法国外交部长罗朗·杜伊马。 |
在党的十大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
随后,他先后担任外交部长、政府副总理、外交部长等要职。在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范平明先生曾在美国弗莱彻塔夫茨大学攻读法律与外交硕士学位。
“儿孙”
范平明是阮古石先生(又名范文强)和潘氏福夫人最小的儿子。他们育有四个孩子。阮古石先生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他总是要求孩子们自我修炼,努力成为成年人。
石先生和阮福夫人的长子范俊潘先生曾说:“1971-1972年,全国总动员令颁布,我17岁,读十年级的时候就被征召入伍。尽管我知道我必须奔赴广治那片‘战火纷飞’的战场,但我的父亲却没有阻拦。他坚信,无论他身居何职,我们——他的孩子们——都和其他人一样,有义务报效祖国。”
1975年4月30日之后,我在苏联留学期间,父亲曾打电话给我,问我:“你想转学去学外交专业吗?”我一直很敬佩父亲和他的事业。我也想继续他所从事的事业。但当时我是一名被派去学习的军人,觉得转专业可能会给父亲丢脸。最终我还是决定留在大学,尽管我理解父亲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事业。两年后,我的弟弟范平明实现了他的愿望。
![]() |
范平明先生的大家庭。 |
潘氏福夫人说:“1977年,当得知我们的小儿子以高分考入河内理工大学时,石先生向儿子吐露:‘我对外交事业充满热情,真心希望我们四个人中能有一人能继承他的外交事业。’”
于是,范平明就成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这段故事也由副总理范平明本人回忆。他说:“我一直感激我的父亲。他的愿望激励着我努力奋斗、刻苦钻研、刻苦训练,最终能从事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就像对待长子一样,阮古石先生除了与儿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外,还一直鼓励范平明要独立自主。阮夫人说:
“明毕业时,我家人给他的第一个建议是:‘如果机构给你分配了困难或复杂的任务,你不应该拒绝。困难的任务能让人更快成熟。’我儿子成为外交部员工后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人权部门工作。”
据阮福夫人回忆,阮古石先生生前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总是尽量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把自己的专业经验传授给儿子,从外交事务、谈判经验到沟通技巧,无所不包。“我丈夫总是对儿子说:‘在外交领域,不能说的就别说,能说的就直说,说到底。’”阮福夫人回忆道。
说范平明先生只受父亲影响,这未免有些不妥,事实上,是母亲“塑造”了他的性格。让我们听听范女士的讲述:
我丈夫经常出差,有时一出就是一整年,所以孩子们年幼时,我主要负责照顾和教育他们。我仍然教育孩子们读书是为了报效国家,而不是只为了自己。我让他们读俄罗斯作家奥克斯托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经常给他们讲民族英雄的事例。
不仅阮明先生,阮古石先生也深受其影响。阮夫人曾陪同阮古石先生周游世界,帮助他整合和分析那些他因工作繁忙而未能及时掌握的重要信息。据阮古石先生几乎终生的助理潘端南先生回忆,阮古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曾深情地握着妻子的手说:“我的一半事业都属于你。”
(待续)
据越南时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