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琉光:行政程序处理需透明化
(Baonghean.vn)——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琉光要求各部委、各行业和地方审查旧程序,取消不适当和无效的行政程序,制定新的程序,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10月16日上午,政府总理工作小组与各部委、地方机关举行第二次视频会议。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工作小组组长陈琉光同志主持会议。

积极的变化
近年来,行政程序的实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最初与数字化转型相关,朝着人们和企业只需提供一次信息的方向发展,服务质量和人们和企业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据此,许多有关行政程序执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机制、政策和规定继续得到修改、补充和完善。许多部门、地方已组织对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和指导,在各部门、地方行政程序执行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实施五项创新内容。

行政手续办理记录和结果电子化成为工作重点。据各部委和地方反映,100%的机关和单位有意升级完善行政手续办理信息系统;76个部委、机关和地方中,42个(占55.3%)已在行政手续办理信息系统上建立电子数据管理仓库,用于行政手续办理;11956个一站式办事机构中,9200个已开展行政手续办理记录和结果电子化工作,占76.9%(其中,8364个地方一站式办事机构、836个部级一站式办事机构、直属机构)。
实施06项目,15个部委、行业和63个地方已完成国家人口数据库和行政手续信息系统的连接和数据共享,为行政手续的办理提供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如:认证、身份识别、废除户口簿、暂住证等。
2023年前9个月,共接收、处理、查询和核实信息12亿件,同步公民信息5.36亿件,帮助节省了执行验证程序、打印记录、身份证件等的成本。收到了6430万份电子身份证申请,激活了4200多万个账户,24个地方已经完成了电子身份证账户的发放,为使用VNeID账户办理行政手续创造了条件。

在线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显著提升。电子公共服务在国家机关间互联互通、共享互通和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得到推广。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已对接整合了150个机关单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整合并提供近4500项在线公共服务,为近1000万个账户提供身份验证和一次性登录服务,门户网站信息和服务访问量达28亿次,日均在线记录10.6万条,在线支付交易5万笔。
许多部委、行业和地方的“一站式”办事窗口已投入资金,升级改造,积极创新模式,提升办事质量。许多地方积极推行多项措施和举措,以提高办事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减少群众等候时间。

会上,各部门、地方代表交流分享了创新行政程序改革的经验做法、面临的困难障碍,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创新行政程序改革的对策。
建议政府对专门法律文书中有关行政程序的规定进行审查和修改,增加更多适合从传统的直接接收和办理行政程序、文件的方式向在线化、数字化和使用数据的方式转变的规定;统一专门数据库;升级和完善服务于一些部委、部门和地方的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和设备仍然有限且不及时;在线公共服务的使用率仍然较低……

义安省始终将行政程序改革作为行政改革工作的重点和持续任务,并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各部门各层级致力于审查、精简和简化至少20%涉及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生活的行政程序规定。省、县、乡三级行政程序文件的及时、按时办理率高达97.61%(省级97.07%、县级96.97%、乡级98.8%)。
2023年前9个月,共收到并处理行政法规反映建议87件,确保及时合规;成立跨部门工作队,根据需要对行政审批事项接待办理情况,特别是办理缓慢的涉人涉企涉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突击检查,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创新解决行政程序,实现透明化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汝光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各部门、各地方在行政程序创新解决方案实施和向人民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局限性。
即,监管体系还未及时完善,还不是法制走廊;各部委、各部门之间没有同步衔接;各部委、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好;行政程序不够透明;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度还比较有限。
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时,陈琉光副总理强调,各级、各领域要把行政程序执行创新作为各机关、单位、地方的一项重要任务,发挥领导干部在执行中的责任作用。

政府副总理陈琉光要求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认真梳理旧有程序,取消不合理、无效的行政程序,以透明、有效的方式发布新程序。同时,加强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步实施互联互通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要主动向工作组汇报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要注重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陈汝光副总理强调。
此外,各部门、地方要推动实施06号项目,认真听取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及时作出调整。
副总理陈琉光表示,政府将颁布指示,继续推进各项措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民众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明确各部委、行业和地方的具体任务和审批时长。同时,自2023年起,行政审批改革成果也将纳入各部委、行业和地方的年终考核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