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养殖虾的白斑病
(Baonghean) - 截至2014年5月10日,全省对虾养殖区受病害影响的面积为32/900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15%)。特别是今年,导致该病害的病原体——白斑病毒出现的时间比往年早且多,共计15公顷。白斑病主要出现在以下地区:梅兴坊、琼堤-黄梅镇、琼榜乡、琼清-琼鎏县、义禄县义泰乡、兴化-荣市。
![]() |
为了妥善管理虾塘,控制疾病并限制其广泛传播,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尚未投放虾苗的地区:
- 按照技术规程整治池塘、泻湖,必须设有沉淀池,将水投入虾池前用浓度为30 ppm(即30克/立方米水)的氯进行处理。
- 请勿使用杀虫剂、禁用化学品或杀虫剂衍生的化学品来处理池塘环境。
- 用网在池塘堤岸周围设置围栏,防止携带白斑病毒的中间宿主(蟹、蛤、蟹等)进入池塘系统。
- 密切监测虾病情况、天气发展,并将环境监测结果通知水产养殖部门,以便制定适当的取水、处理和放养计划。
- 使用来源明确的品种,必须进行白斑病毒、托拉病毒、发光细菌……等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放养。
2. 对于已经投放虾苗的地区:
- 密切监测和管理池塘的环境因素,例如温度、pH值、溶解氧、盐度、硫化氢、氨气等。雨前雨后,在池塘堤岸周围撒石灰,以降低浑浊度并稳定池塘pH值。每3-5天夜间添加碳酸钙或白云石,保持池塘碱度在120毫克/升或更高。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益生菌和生物制品(已列入越南允许使用的产品清单),以减少有毒气体并改善池塘水质。
- 除合理优质的投喂方案外,还要定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提高虾的抵抗力。
-增加水扇时间,在池塘底部加装增氧系统,增加池塘溶解氧量。
- 每7-10天,养殖户应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碘的消毒剂,剂量为1-2 ppm,均匀地洒入池塘,以防止和消除水中游离病毒微生物的感染能力,特别是当养殖区域内的其他池塘有白斑病时。
- 增设、修补池塘堤岸周围的围栏,防止携带白斑病毒的中间宿主(蟹、蛤、蟹等)进入池塘。
- 驱赶出现在养殖区的以水生动物为食的鸟类,因为它们可能将疫区的病原体带入养殖区。
- 为避免池塘之间病原体的传播,最好每个池塘使用单独的生产工具(网、罟、船等)。
- 在病情复杂期间,应限制直接从环境中引水至池塘的水量。如必须引水,请将水引入沉淀池,并用浓度为30ppm(30克/立方米)的氯进行处理,持续运行水泵,直至氯浓度检测完毕,再将水泵入池塘。
- 定期监测该地区的疾病情况,以采取最佳的疾病预防措施。
3、对于病虾塘:
- 当池塘中的虾出现异常症状或疑似感染白斑病时,应立即向乡镇兽医、乡镇人民委员会、合作社、社区小组报告,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确切病因。当检测结果为白斑病毒阳性时,治疗方案必须遵循兽医的指示。
- 绝对不要将未经处理病原体的病池水排放到环境中。
- 不要将食物、工具和水生动物粪便带出病区,以限制疾病的传播。
- 为了继续繁殖,除了做好池塘整治外,还必须保证处理时间以消灭池塘中残留的病原体(至少30天)。
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