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该疾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如果不加以预防,就会导致骨折和残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系统疾病,会导致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和骨结构恶化,使骨骼变得非常薄弱,即使受到很小的创伤也很容易断裂,甚至会自发断裂。
为什么会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型):发生于绝经后5年以上,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的前5-10年,骨质流失率每年可达骨量的2-4%。这种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质流失主要发生在松质骨,常导致椎骨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除了雌激素缺乏外,还会伴有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肾脏钙分泌增加以及维生素D3活性降低,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型):与年龄相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是数十年来缓慢骨质流失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股骨颈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均匀出现在密质骨(皮质)和骨小梁(骨小梁)上。此类骨质疏松症与两个重要因素相关:钙吸收减少、成骨细胞功能下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男女均可发病,通常是由影响骨矿物质代谢的疾病引起的。
正常骨骼(左)和骨质疏松症(右)的图像。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脊椎疼痛:急性背痛或腰痛通常在一周后出现,通常由轻微用力、跌倒或错误动作导致的骨骼突然受压引起。活动时常伴有疼痛,有时甚至会被迫躺下。急性疼痛与慢性脊椎压迫有关,久坐或久站引起的用力会加剧疼痛,休息后疼痛会缓解。
脊柱畸形:通常较为严重,且在多年后才会出现,表现为驼背、椎骨塌陷,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下降幅度可达12厘米或以上)。触摸时,可感觉到最后几根肋骨触及髂嵴。此时,身高下降将停止。
骨折:通常发生在前臂下部、股骨颈、肱骨颈、肋骨和脊柱。脊柱疼痛剧烈,休息4-6周后疼痛消失,不会引起脊髓压迫;股骨骨折对患者来说很危险,因为长时间躺着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影响未来的活动能力;椎体压迫通常发生在55-70岁之间,而股骨颈骨折通常发生得更晚;骨盆骨折也常发生。
治疗和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包括:止痛药、肌肉松弛剂、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保持体重、挺背运动、腹部运动)。预防行走时跌倒、合理饮食、减少或停止危险因素、使用矫形背部支架、使用适当的药物。
我们还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也会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少,从20岁到80岁,骨量会线性流失约30%。在女性中,由于绝经后疾病的影响,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到80岁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可达40%。为了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女性需要重视以下措施。
运动疗法,尤其是在脊柱疼痛急性发作期间,将患者固定在床上会加重骨质疏松症,因此患者的脊柱需要休息并使用止痛药。但应避免完全固定。需要被动和主动地活动肢体,以保持关节和肌肉的活动性,防止长时间卧床造成的并发症。
如果可能,让患者在热水浴缸中锻炼。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内脏疾病的患者,热水浴缸中的锻炼是禁忌的。穿着硬式或半硬式束腹可以帮助患者轻松坐起,但脊柱受压后只能维持几周。除了疼痛之外,还必须指导患者轻轻活动脊柱,轻柔地、逐渐加深呼吸,避免可能导致骨折的过度运动。如果可能,让患者进行短距离游泳。
饮食:饮食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钙质(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虾、蟹、鸡蛋、牛奶……),有条件的话,每天喝1/4升鲜牛奶或者2盒酸奶。
事实上,要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必须从年轻时就注意饮食和运动。
据 Tran Quang Nhat 博士称 - 健康与生活 -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