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有精神疾病迹象的人犯罪
近年来,义安省精神病患者犯罪案件频发。受害者不仅有家人,还有邻居,甚至陌生人。然而,管理这些人对地方当局和执法机构来说是一个难题。
闹鬼事件
十个多月过去了,居住在荣市永新坊的阮春孝先生(生于1956年)仍然处于休克状态,因为他曾多次被邻居用锤子袭击。他的身体残疾程度高达60%,住院20多天后,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但头上却留下了一个大坑。
肇事者是阮德一(1988年出生),他是阮德一的老邻居。阮德一患有精神疾病,听到阮德一的摩托车启动声后,感到沮丧和不适,从而引发了这起事件。由于阮德一患有精神疾病,感知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有限,他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jpg)
虽然要背负终身残疾,但如今孝先生最担心的还是被告刑满释放的那一天:“我家对一没有怨恨,相反,我们有时会给他米饭和蔬菜吃。事发时,我家知道一经济拮据,所以没有要求赔偿。但现在,家人担心一出狱后,家人会对他们产生怨恨。”
这起令人心碎的谋杀案已过去近两年,但新岐县义泰乡(Nghia Thai commune,Tan Ky)的居民仍然无法忘记邻居被杀案中受害者的呼救声。这起案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凶手是梁文草(Luong Van Thao,1983年出生),居住在新岐县义泰乡。梁文草自2019年以来一直有精神疾病记录。然而,梁文草生前未服用药物,导致其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了上述令人心碎的事件。

以上只是精神障碍患者造成的众多案例中的两个。
根据省立精神病院2023年的管理记录,该院必须提供并备份57名所管理患者的相关记录,以供警方查阅。2024年上半年,该院管理的患者数量为21人。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疾病代码超过300种。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青少年行为障碍、痴呆症、酒精中毒等。然而,义安省社区管理和治疗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两种疾病代码:精神分裂症和癫痫。
据了解,目前,全省在社区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达7000多人,癫痫患者达3000多人,主要集中在安城、演州、琼吕、清章等地。这些患者大多在省级医院接受检查、诊断、开药,然后送往地方医疗中心和卫生站进行监测、管理和配药。
管理困难
为了创造条件,使精神病患者的支持和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义安省出台了多项项目和政策,为在社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购药资金支持。具体而言,2024年,该省将为社区精神卫生保健项目拨款13亿越南盾。据此,精神病患者返回社区后,将在基层卫生站接受管理,每月两次发放药物;并指导家属如何为患者用药。尽管精神病患者的制度和政策得到了保障,但诸多客观原因导致社区犯罪的潜在风险上升。
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认知水平尚浅,加之亲属缺乏专业技能和治疗方法,导致一些家庭对病人疏于照料,病情容易反复,愈发严重。不仅如此,一些偏远地区的家庭认为这是邪灵附身,不给病人吃药,而是让病人进行驱魔仪式。此外,还有一些自发性精神病患者,虽然有就诊记录,但由于害怕受到歧视,不敢外出取药,导致病情恶化。

乂安省精神病院一线指挥部主任陈玉玲医生表示:“对于在社区接受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按时服药,病情稳定率可达80%至85%。然而,许多疾病不服药很容易复发,引发诸如尖叫、摔跤等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周围的人。就像新祺县的案例一样,患者持有精神病登记册,但并不属于接受药物治疗的疾病代码类别。此外,家属没有及时带患者接受治疗,才导致了上述令人心碎的事件发生。”
在安城县朗城乡,30多名精神病患者正在接受社区管理。筛查和管理工作大多由地方政府通过书面文件完成,而预防患者危险的工作则主要由家属和基层治安力量承担。
朗城乡警察局长邓清华少校表示:“实际上,当地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仍然比较松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机构与精神病患者家属之间缺乏密切的协调。因此,在精神病患者实施犯罪行为之前,缺乏预防措施。”违法行为此外,对于重度精神病患者,是否到医疗机构治疗取决于家属的意愿,但由于治疗费用高昂,且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大多数重度精神病患者仍然在家中自由生活。
谈及此事,阮仲海律师(Trong Hai and Associates Law Firm LLC 的董事)博士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规定个人和机构在精神病患者未犯罪的情况下,必须负责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这种强制治疗仅适用于刑事诉讼的范畴,即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情况。如果家人不配合,不采取措施防止患者患病,很容易引发令人心碎的事件,这对社会也是一种潜在的危害。”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有效地管理、治疗和帮助精神病患者,为预防由精神病患者引发的犯罪和违法行为做出贡献,需要整个社区和社会的合作与贡献。此外,地方和职能机构需要支持家庭和精神病患者进行疾病监测和及时治疗,以防止发生违法行为并避免可能造成的不幸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