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预防中风
由于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且中风风险与年龄相关,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尤其在寒冷天气,发病率更高。在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罹患脑血管意外,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什么是中风?
中风是指为部分脑组织供应氧气和营养的血管被阻塞或破裂。发生这种情况时,大脑上部的神经细胞会瘫痪,不再发挥功能。结果,受它们控制的身体部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运作。中风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是血管被称为血栓的血块阻塞,血栓会在动脉管腔中形成。或者,由于脂肪在血管中堆积和增厚,动脉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会导致血管管腔逐渐变窄,血流减慢,并在某个时刻形成血栓。血栓会游走并被血流带走,堵塞在脑血管中,这种情况被称为脑栓塞。如果脑动脉破裂并导致出血,则称为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患者、头部创伤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后都可能发生脑出血。
![]() |
血栓是导致中风的一个原因。 |
早期识别中风迹象
四肢麻痹:患者在发病前几小时或几天内,会感到一侧面部或四肢麻痹、疼痛、身体无力、流口水、头晕……这些症状在醒来后最为明显。这是由于颈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大脑贫血、缺氧而产生的反应。
突然脸色发黑,什么都看不见:这种现象通常持续几秒或几分钟,然后视力恢复正常。这表明视网膜暂时缺血,脑部血液循环能力严重受限。
患者出现口吃现象:不会说话或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有时思维混乱,无法回答问题,无法接电话……这也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到大脑皮层语言中枢。
病人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有时会感到头晕,甚至突然昏迷。这是因为动脉无法为脑部供应足够的血液,影响到小脑及相关的神经组织。
头痛、头晕: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出现脑出血时,血压波动会加大,引起头痛、头晕,甚至伴有恶心、呕吐、浑身难受……就很有可能发生了脑出血。
频繁打哈欠: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变窄,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引发贫血,脑组织供氧不足,影响脑功能,从而引发打哈欠。如果几天之内,老年人连续频繁打哈欠,则表明脑部贫血,有可能发生中风,要小心。
![]() |
动脉粥样硬化或脑供血动脉阻塞是导致中风的原因。 |
如何预防?
中风发生非常突然,患者没有任何疼痛感。因此,患者有时无法呼救,很容易错失宝贵的救治时间(又称“黄金时间”)——发病后3小时。中风若发现较晚,即使积极治疗,也容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中风的病因至关重要,例如:控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避免神经紧张,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量饮酒……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不适、疲劳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到医疗机构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根据 suckhoevadoi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