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清石匠重拾扫帚编织职业
(Baonghean.vn)——安城县南城乡的扫帚编织行业由来已久。自2011年4月连科石矿发生惨烈事故后,许多石矿工人重拾了扫帚编织的职业。
![]() |
制作扫帚的原材料是茅草、竹子和藤条。每年12月,这里的扫帚编织户都会到奇山县购买6至7吨干茅草和藤条,储存起来用于制作扫帚。各个家庭联合起来形成生产小组,在提供原材料、技术和产品消费方面互相支持。 |
南清乡过去有几十户人家以石匠为生。自从Co采石场倒塌后,大约有10户人家重新开始编织扫帚,赚取货物。陈富村的阮思功先生和邓氏常女士一家,过去每逢收获季节,夫妻俩都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包括在乡里危险重重的采石场干苦力。但近年来,他决定重拾家族传统的扫帚编织手艺,这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 |
制作扫帚这个职业可以调动家里所有的劳动力。 |
南清乡潘当鎏村的阮维政先生和他的妻子阮氏香,过去近15年都在石头上工作。他们意识到打石头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有生命危险,所以最近他们改行做起了编织扫帚的工作。
但对他和妻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有固定稳定的工作,在家安心工作,身体健康。除了织扫帚,他们还有时间增产、饲养牲畜,改善家庭生活。
![]() |
阮维政先生勤勤恳恳地编织扫帚,每天能织出10至12把扫帚。 |
![]() |
潘登鎏村的潘氏清女士一家规模庞大,每月向市场供应约800把扫帚。除了为两位家庭成员提供固定工作外,他们还为三名工人创造了季节性工作,每人每月工资达300万越南盾。凭借这份工作,他们夫妇养育了两个孩子,直到他们大学毕业,并建造了一栋宽敞的房子。 |
南清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黄文河表示,目前,该乡已有10多户人家恢复了编织扫帚的职业,他们大多是以前在采石场当苦力的。
扫帚编织行业集中在陈富村和潘当鎏村,为约30名工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月收入300万越南盾。该乡还制定了多项相关机制和政策,鼓励人们发展扫帚编织行业,就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并将其发展成为当地传统手工艺村。
![]() |
要想打造一把兼具美观与耐用的扫帚,除了精湛的手工技艺外,首要因素是原材料的品质。原材料必须是新鲜的、经过阳光晒干的,并且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发霉;藤条纤维必须均匀分叉且柔韧。每把扫帚仅需0.7公斤原材料。正因如此,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赢得顾客的信赖。 |
太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