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女性要敢想、敢做”
35岁时,安城县寿清乡农民张氏涵女士(生于1985年)决定创业,创办了“Xau Coi”手工艺品项目。六年来,该项目为100多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她的产品也“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

内容:My Ha - 技术:Diep Thanh
35岁时,安城县寿清乡农民张氏涵女士(生于1985年)决定创业,创办了“Xau Coi”手工艺品项目。六年来,该项目为100多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她的产品也“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
在庆祝国际妇女节之际,张氏韩女士向《义安报》分享了她从农民到合作社老板的历程。
_________________
光伏:说到创业,很多人脑子里想的往往是年轻人,有知识、有抱负、有一定经济基础。那么,对于像你这样一位35岁、有三个孩子、从未涉足社会的女性来说,创业肯定是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决定吧?

张氏韩女士:我家有木工传统,我从小就自然而然地从事这个职业。在我长大的地方,很多家庭都从事木工行业,但只有一位女性,我学的是木雕。从事木工行业近15年后,虽然经济上并不太困难,但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份工作不再适合我,因为它太辛苦、太累了。作为一名女性,有时我不得不费力地与巨大的树根搏斗,这超出了我的体力。从长远来看,我担心自己没有力气再做下去了。
当我决定转行时,我非常担心。家人不同意,因为如果我做木工,每天能挣30万越南盾。命运弄人,有一次我沿着Vech Bac水渠散步,看到长满了莎草,却无人采伐,堵塞了水流。我突然想到,我的家乡有原材料,也有很多本地劳动力。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姐姐们只在3亩稻田里干活,然后就出去了,空闲时间太多了。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岳父,他同意带我去河内市富川工艺村(Chuong My - Hanoi)一个熟人家学习。富川工艺村位于河南省和宁平省。我第一次看到用莎草编织的工艺品时,就好奇为什么莎草能做出这么多精美的工艺品。于是,我请求留下来学习,并学着他们织针。我记得当时有一种编织技法非常难,那就是织一个圆形的旋钮。然而,我只用了三天就织好了,教我的人说,从来没有人学得这么快。也许是因为我之前学习过雕塑,也做过雕塑工作,所以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当我被教导如何编织莎草时,我只需要知道如何缝制、如何编织、如何装裱、如何均匀、仔细、细致地护理罩杯,我就可以做到。
光伏:据悉,您于2019年开始创业。能和我们讲讲您最初的一些举措吗?
张氏韩女士:我们现在坐的地方(公公婆婆家)是我第一个车间,有30个姐妹一起生产。姐妹们都来自同一个村子,她们答应加入,是因为我邀请她们:“这个活儿有意思,好做,材料也齐,咱们也做吧。就算挣得少,还能吃一包方便面。”

从莎草线开始创业,我最初的目标很简单:传承家乡的传统工艺,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绿色消费潮流的现代产品。在创业初期,为了帮助当地妇女学习莎草编织技艺,我邀请了河西地区的手工艺人来教附近的妇女。起初,许多妇女因为工作繁琐、编织难度高而望而却步。经过一周多的教学,她们逐渐掌握了技巧。最初制作的莎草制品质量堪忧,技术也比较落后。但我仍然以原价的五折价格向大家收购。这些产品只在国内销售。
早期,我只敢接小订单。然而,生产并不容易,我愿意承受损失。在困难时期,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要灰心,我决心坚持下去。很多同事白天完成的产品,我晚上都要花时间去修。我担心他们灰心,所以不得不鼓励他们继续工作,希望每个人每天都能更努力一点,也接受每个人都会承受一点损失。我个人也愿意承受损失,以便长期维持下去。我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适应流程并拿到订单,尽管最初的订单很小,只有大约4000万越南盾。
.png)
光伏:从最初的几千万越南盾的订单,到如今数亿越南盾的大订单,她的莎草绳产品在义安省独树一帜,远销欧洲各国,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不禁好奇,她是如何从以闲散女农为主的劳动力中,组建起一支技艺如此“硬”的队伍,制作出如此众多精美而富有创意的产品的。
张氏韩女士:我们采用合作社模式运营,名为“寿清莎草手工艺合作社”。除了我担任合作社主席外,我们还有30名成员,分别来自安城、演州、清章和新祺等县。每位成员管理一个生产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从7-8人到几十人不等。
接到订单后,我们会把责任落实到各个小组,为了专业化,各个小组会生产特定的产品,比如家居用品、室内装饰等。选择合作模式对我来说很合适,因为我觉得像我这样缺乏经验和技能的人,如果当老板会很不容易。但如果我们在合作模式下发展,大家就会成为合作伙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关于合作社的劳动力,正如我之前分享的,由于利用闲暇时间务农,我们的劳动年龄结构非常明确,有非常年轻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也有在教书的,此外,还有一些70-75岁的老人。我们目前的困难是,大家都把莎草编织当成一份临时工,很少有达到劳动年龄的人愿意长期从事。我亲眼目睹了这种情况,也了解到很多工人没有选择莎草编织作为主要工作,因为他们的收入仍然微薄,每月只有几百万越南盾。因此,我一直担心的是如何提高产品成本,从而增加人们的收入。
在与女性、祖母和母亲们共事的过程中,我看到,尽管她们最初是农民,但我们的许多工人都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正如我之前分享的,莎草种植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尤其是在近年来新冠疫情和全球政治动荡时期。动荡的经济也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和购买力,并影响了订单。作为制造单位,我们过去一直遵循出口单位的订单。

然而,我们现在必须积极主动地出去销售,提供我们自己的设计,以吸引消费者和顾客。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生产的所有设计都是由合作社的妇女设计和实施的。为了鼓励这种做法,我们组织设计比赛,并奖励那些设计精美的妇女。如果有订单,我们也会把她们分配到各个小组,如果哪个小组工作做得快,就会受到表彰和鼓励。
光伏:2024年,您参加了妇联组织的妇女创业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您在比赛中分享的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数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比赛最让您难忘的是什么?参加比赛后您学到了什么?
张氏韩女士:参加比赛的时候,正值我们赶制一份出口到欧洲的订单,所以可能跟很多女性相比,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在比赛过程中,我得到了公社妇女、安城县妇女和省妇女联合会妇女们的大力支持。

这也是我第一次站上舞台分享我的项目,对于我这种不习惯演讲的人来说,真的不容易。我记得评委问我为什么选择用莎草创业的时候,一开始我很困惑,几乎把申请表上的知识都忘光了。不过,后来我心想:“我就实话实说吧,说实话就好。” 我就以一个业内人士的心态参加了比赛。这大概是我对这次比赛最难忘的回忆了。
通过参加创业大赛、与妇女联盟的女性成员以及其他项目,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方面。最近,随着海外市场越来越难做,我开始通过抖音和电商平台进军国内市场。得益于此,我的很多库存产品都卖出去了,客户群也扩大了。这些都是创业大赛后的成果。

光伏:从木匠、农民,到如今的合作社领导——主席,您是如何从创业、经商到成为业主的?如果农村里有其他女性也想创业,您会分享什么?
张氏韩女士:回顾这段旅程,我认为帮助我克服困难的是热情和毅力。如果没有经验,那就去做,去尝试。经验会帮助我们汲取教训。
我原本是个害羞的人,和村里许多其他妇女一样,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经过五年的创业,经历了困难、失败和挑战,我成长了很多。以前,我不懂什么是交易和谈判,也不知道如何发展自己,但现在我自信多了。我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收入,敢于思考,敢于行动……

我也觉得,不只是我,很多农村女性,只要真有决心,一定可以做到。因为农村女性的优点就是勤劳、有热情,做不成就不做,做就做透。新时代的女性,要有魄力,敢想,敢做。
当然,女性也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幸运能得到父母、丈夫和孩子的支持。家庭的因素和信任给了我更多尝试的动力。
光伏: 感谢您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