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爱与真爱...
(Baonghean) - 在演州郡歌筹艺术的复兴与发展中,我们必须提到演州郡演联乡1村的阮功瑞父女。阮功瑞父女满怀热情,始终致力于歌筹的传承与发展……
在社团聚会期间来到奠莲,我们感受到了这里成员对艺术的热情。社团十位成员,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15岁,围坐在槟榔席旁,沉浸在歌词、节奏和乐器的音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伊先生和麦女士的画像,一个在演奏乐器,另一个在吟唱古老的歌筹曲。除了才华横溢,这对父子最珍贵的是他们的心,以及他们对传承家乡传统艺术的执着追求。
阮功瑞先生坦言:“学弹奏丹笛非常难,很多人学了却跟不上。看到儿子这么热爱,但有时我去唱歌却没有人弹,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在艺人陈海的热情教导下,女儿也鼓励我加入,一段时间后我就着迷了,我们俩和其他几位姐妹一起合作,守护着家乡的歌筹。”2010年,年近八旬的阮功瑞先生毫不犹豫地学习打鼓、敲板和弹奏丹笛。仅仅学习了半年,他就能够熟练地演奏丹笛,成为一名音乐家,为女儿伴奏。
![]() |
Suy 先生和 Mai 女士正在练习唱 Ca Tru。 |
麦女士很早就接触了歌筹艺术,自2004年起,她就跟随村里的艺人学习歌筹。凭借一副好嗓子和对歌筹的热爱,她成为了乡镇和县歌筹俱乐部的优秀歌手。在全国歌筹艺术节上,她曾获得1个银奖、1个金奖,并在省级艺术节上斩获多个A级奖,并定期在歌筹俱乐部授课。麦女士希望将这门艺术广泛传播给年轻一代,首先是她的家人。
除了将歌筹的灵感传承给父亲之外,她还培养了两位非常年轻的“歌筹歌手”。正因如此,歌筹俱乐部拥有了极具潜力的下一代歌筹歌手。她坦言自己嗓音很好,可以演唱歌筹,但麦也明白,歌筹演唱需要的技巧和努力是所有歌舞形式中最高的。凭借着对歌筹的热情和积极学习,麦如今能够演唱近20种歌舞,这个数字让许多在音乐节上遇到她的专业歌手都感到惊讶。更难能可贵的是,麦曾师从资深艺术家学习10首古歌,例如:“大石舞”、“拜奉舞”、“当茹欧”……这样,这些歌舞才不会失传,并在全国歌筹音乐节上引起轰动。
水先生父子热爱歌筹的榜样广为流传,由此在演州出现了许多全家参与歌筹演唱的家庭,如演安的范太宽一家,一家四口都会唱歌筹;演安的清先生和杏女士夫妇,丈夫弹琴,妻子唱歌……从此歌筹艺术在人们心中拥有了持久的生命力。演州歌筹俱乐部主席陈景安先生说:水先生和梅女士就是非常典型的榜样。水先生年近八十,仍坚持弹琴,为人民服务。在乡、县、歌筹俱乐部和地区的演出中,父子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Suy先生和他的儿子是演联歌筹俱乐部的活跃成员;Mai女士也是演州县歌筹俱乐部的副主席。歌筹表演中父子俩“一人一男演员”的形象,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一个热爱并致力于传统艺术——人类文化遗产——的家庭。
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