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坚——永远是义安之子的品质和品格
(Baonghean.vn)——冯志坚将他的整个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他的崇高使命而牺牲了自己。
对许多人来说,冯志坚这个名字仍然是个谜。这可以理解,因为“他英年早逝,他的活动和工作主要在海外;他的画像和革命历程并没有被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来”。冯志健 - 一路之谜革命之路(黄光渊,民间文化和文学作家及研究者)。2012年8月,我在卡卢作家协会举办的批判理论写作营上见到了黄光渊先生。他说他收集、研究并阅读了关于冯志坚同志的回忆录和感人笔记;钦佩他的才华、品格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并在历史小说中塑造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将军的形象。朴宝孙。
![]() |
| 冯志坚同志。照片档案 |
2008年8月,国防部与义安省委协调举办了题为“冯志坚同志——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的研讨会。武元甲将军在致研讨会的信中写道:“冯志坚同志是为我党和我军做出巨大贡献的资深领导人之一,不仅在组织方面,而且在革命路线方面……”。
越南人民军“老大哥”冯志坚同志的崇高评价,清晰地展现了这位同志在革命烈火熊熊、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意志高涨的年代,为祖国做出的崇高牺牲和贡献。这要求当今历史学家认真研究、认识并正确评价这位武装起义前夕的首位将军的功绩。
![]() |
| 今日奠州故土一隅。摄影:何日清 |
冯志坚同志原名阮维,1901年5月18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奠洲县(今奠安乡)文潘乡美官上村,一个贫困的乡村,那里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他的父亲是阮宽。阮宽见儿子聪颖好学,便教他学习越南语和汉字。14岁时,他通过了小学毕业考试,精通汉字。17岁时,他加入越南革命青年团,并秘密前往中国广州,参加了由领导人阮爱国组织和授课的政治培训班。
阮爱国同志意识到阮维是一位革命热情高涨、才智过人且具有军事头脑的人,便挑选他和一些年轻人一同前往黄埔军校学习。此后,阮维如飞鸟般勇往直前,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担任海防-陆坡苏维埃(广东)武装部队总司令,击退了蒋介石军队的多次进攻。之后,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的阮爱国同志派他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
毕业后,冯志坚回到香港,加入黎鸿峰同志领导的海外工作委员会。1935年3月,在澳门召开的印度支那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36年8月,他与何辉达同志一同被派往西贡,指导国内的革命运动。一年后,他回到香港,领导党的海外工作委员会,创办《同城报》,宣传指导革命斗争,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正是在这段时期,他与胡志明主席关系密切,并随胡志明前往云南接触革命群众,考察回国之路。
在此期间,冯志坚还奉胡志明主席之命,与范文同同志和武元甲同志一起编写讲义,并亲自指导派往高平省的40名干部,负责在河光、和安和阮平三个地区建立越盟试点组织。在那里,他运用在国外学习和积累的知识,组建自卫战斗队,参与组织培训课程,并为各地培养干部。
![]() |
| 1940年9月,参与北山起义的游击队员。照片档案 |
在奎南举行的第八次中央会议上(1941年5月),白波同志和冯志坚同志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军事事务,并被派往北山基地指挥国民救国军,组建武装力量,为大起义做准备。
派遣冯志坚同志前往北山,标志着党的革命路线发生了重大转变,将民族解放问题置于首位,明确了两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建立“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和建设人民武装力量。这项任务之所以落在冯志坚同志的肩上,是因为正如胡伯伯在送别他之前所说:“胡志明此时不愿离开冯志坚,但革命使命需要一位经过党长期训练的优秀军官的贡献。》(历史小说《Pac Bo Sun》-Hoang Quang Uyen)。
在这片充满爱与感恩的边境土地上,他英年早逝,年仅40岁,正值才华横溢、精力充沛、指挥领导经验丰富之时……胡志明主席曾向政府委员会提议,签署1947年9月23日第89/SL号法令,追授他将军军衔。
![]() |
| 奠洲县冯志坚同志纪念馆一角。摄影:天雄 |
冯志坚将整个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赋予他的崇高使命,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强大的救国军的杰出指挥官,为了保全部队和北山基地周边人民的生命,当敌人集结了四千余名士兵包围并摧毁基地,企图彻底清除所有武器种子,以防未来再次发动袭击时,他决定突破围困,率部撤退至边境。撤退途中,他的部队被敌人发现,四面受敌。他决定绕到敌后,掩护后方,以身抵挡敌人的火力,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只有他和政治委员梁文志同志受伤,落入敌手,后来被敌军杀害,而其他士兵安全撤退,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杰出将领、军官和领导人的朱文坦、邓文甲、黄文泰……后来,冯志坚被国家认定为烈士,在他的家乡奠州也建立了一座以冯志坚命名的纪念工程。
冯志坚将军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作为越南人民军将领的英勇、智慧和战略才能,至今仍是光辉的榜样,也是对当代和后代的宝贵借鉴。他为祖国义安——越南革命的摇篮之一——的辉煌成就做出了卓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