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东坊:20年从“村”到“城”的转变

DNUM_CCZAIZCABE 09:57

(Baonghean) - 红村这个名字,象征着古代安勇上地区(现为兴勇)人民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岁月。这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奋起建设家园的动力,尤其是在兴勇正式由“公社”升格为“坊”后的20年里。

(Baonghean) - 红村这个名字,象征着古代安勇上地区(现为兴勇)人民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岁月。这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奋起建设家园的动力,尤其是在兴勇正式由“公社”升格为“坊”后的20年里。

英雄之地

或许很少有地方像安勇上这样,这片土地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英雄气概和气魄。历史记载,这里保留着许多东山文明的遗迹,在光中皇帝下西洋并选择在陈禄县建都的时期,这里被视为“藩篱”。

Một góc phường Hưng Dũng (TP. Vinh)
荣市雄勇坊一角

这片土地曾多次易名,从雍贵、安勇上、安勇,到过去隶属于兴原县的万峰乡。兴勇这个名字直到1953年才正式开始使用,并从1957年荣市市区扩张时起成为荣市的一部分……郎都这个名字与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的历史事件有关。1930年4月3日,在荣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安勇上社党支部在郎德成-丹姆诺伊成立。1930年8月,中央地区党委及其派出机构进驻安勇上社。 1930年9月,在中部地区党委和荣省党委的指导下,安勇上社在定忠乡组织大规模集会,要求村长和地方领导上交印章、书籍和文件。同时,他们宣布废除旧政府,成立以党支部为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党支部设在定忠乡。在这场斗争中,安勇上社人民损失惨重。敌军一度在公社内设立哨所,实施极其残酷的恐怖统治。15名优秀的党员和公社骨干子弟被敌人枪杀监禁。然而,这并没有吓倒当地人民,反而激起了他们的义愤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直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Nữ dân quân Làng Đỏ luyện tập quân sự.
红村女民兵在进行军事训练。

抗美时期,兴荣村被称为“炮火包围的村庄”,因为这里是军事政治要地,经常遭到敌军轰炸。经过592场战斗,兴荣村几乎被敌人夷为平地,共投掷了5674枚炸弹、104枚火箭弹、350枚炮弹……但兴荣军民也曾多次与防空部队协同作战,击落敌机,俘虏了众多美军飞行员。因此,“借着月光,开辟道路,让车辆返回新卫,让炮火降落到丰春……”这句诗至今仍萦绕在兴荣人民对那段战火岁月的记忆中。

从“公社”到“坊”、“村”到“街”的“革命”

直到90年代初,兴勇乡仍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公社。全乡只有5-7%的居民是小康家庭,20%的居民拥有四层瓦房,其余主要为茅草房,没有高层建筑。直到1994年8月23日,总理颁布了设立兴勇坊的命令后,兴勇乡才真正迎来了突破。面对基础设施匮乏、发展不同步、人民生活艰苦、贫困落后等现实,兴勇坊党委和领导层深感忧虑。正因如此,在1990年至2005年召开的第二十三届、第二十四届和第二十五届党代会期间,大会决议始终将加快城镇化步伐、结构调整和文化生活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该地区的旧习俗仍然是小规模生产,私有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因此,在开展工作时,我们必须从宣传动员工作入手。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共同事业的成果不仅能造福每个家庭,还能造福整个社会。兴东人民坚定而正确地选择步骤,一致支持并共同进行了一场城市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数百户家庭自愿捐献了数千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拆除了数十栋建筑,贡献了数千个工作日……为城市发展事业服务。这些成果不仅在物质上具有价值,而且从此开启了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观念,消除了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农业的思想。

这也是该区逐步转变经济结构的基础,首先,要利用有利地理位置,方便民众拓展和发展商业贸易,从而增加预算收入。此外,合作社已转向多元化经营,特别是小型手工艺合作社创新了资金筹集方式,发展以家庭代表和法人形式存在的社员,以增加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继续以农业经济为重点,合理安排作物、牲畜和季节结构,以提高生产力。在文化方面,该区的发展方向既要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又要保护家族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独特且可持续的文化生活。

上述努力如今已逐一实现,整个雄勇坊100%的街区都建成了文化馆,投资额约10亿越南盾,大部分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为创建同步文化机构作出贡献;100%的学校建成高层建筑并具备标准配套设施;99%的坊内交通干道已经铺设混凝土并完成许多其他经济和社会福利工程,总投资额近500亿越南盾,其中人民贡献约70亿越南盾(不包括土地价值和工作日)。回顾过去的20年,雄勇坊党委书记阮德忠先生说:这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时期,可以比作一场革命。这一结果来自团结精神,积极克服困难,管理和领导的活力和创造力;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不懈地实现所有领域目标的毅力。这也体现了本地区人民的团结一致,体现了郎都故乡的力量和传统意志,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为祖国解放和建设事业而奋斗的先辈们的积淀。

回顾过去20年,也是兴勇坊党委、政府和人民的一个机会,以便找出优势和不足,使兴勇坊在未来的时间里迈出更快、更具突破性的步伐,朝着发展成为城市中心城区的目标迈进。

文章和照片:我的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兴东坊:20年从“村”到“城”的转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