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汤姆,克木族独特的乐器

December 27, 2013 22:14

(Baonghean)-D由于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克木族文化始终带有浓厚的山林烙印,生动地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服饰、民间音乐、编织艺术等各个方面。

如果有人曾经去过 Ky Son、Tuong Duong、Que Phong 等山区,并拜访过 Kho Mu 人的村庄,他们就会沉浸在传统节日的表演空间中……

Pí tơm, nhạc cụ độc đáo của người Khơ Mú.
Pi tom,克木族独特的乐器。

克木族有许多民歌,它们清脆有力,唱腔充满史诗般的韵味,充满了树木和溪流的意象。这些“唵”(即情歌)如同春日清晨鸟儿的啼鸣般动人,祈求雨水滋润树木,祈求庄稼丰收,祈求情侣相亲结为夫妻;祈求享受同一片田野,享受“唵”的红色火焰,如同一对相依相偎的白鸽。伴随着“唵”的旋律,克木族人去田间地头或赶集时……还会唱起“唵”(即在路上呼唤的歌),嘹亮而铿锵有力,如同大森林的回声。

独特的乐器赋予了克木族民歌迷人的魅力。在克木族丰富的乐器体系中,高达90%的乐器由竹子制成,其独特的音色既像翠绿的森林般深沉,又像真诚忠诚的灵魂般欢快,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对歌舞的热爱。

Cây Pí tơm
松子树

竹簧乐器的灵魂,可以伴奏“Tom”、“Kun cho”的歌声,也可以成为“Te ca grang”(鱼舞)、“Te ro voot”(围巾舞)、“Te men pi ham me”(春天舞)等社区节日舞蹈的欢快背景音乐……克木族用竹簧制作的独特乐器Oom ding、Dao、tot、Pi tom至今仍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嗡丁,最初是一种用竹子制成的盛水管,音色温暖洪亮,具有保持节奏的功能。刀,最初是播种季节用来吓唬鸟儿不吃稻种的工具,由竹管制成。吹奏时,它会发出一系列双音,这些双音在远近两处振动并发出低语。托特(Tot)是一种竖笛,有4孔或6孔。

说到克木族最独特、最根深蒂固的文化生活,就不得不提Pi tom树。这是一种竖笛,与泰国人的“Pi”音色相似,音色独特,如同风吹过山坡、山谷的呼啸声,能够表达情绪,模拟克木族人在乂高原山坡上的生活空间。Pi tom是伴奏“Tơm”和“Kưn cho”的主要乐器,并为竹管乐团贡献音色,丰富节日期间的集体歌舞表演。Pi tom是克木族人民灵魂深处的声音,是他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感受和美好祝愿,因此人们常以泰式的方式称之为Pi tom树。

Pi Tom 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克木族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制作这种独特的乐器,只要他们有一棵直径 1-1.5 厘米的小竹子。制作 Pi Tom 的竹子必须足够老,但不能太老。工匠会砍下 7 段竹子,每段 8 厘米长,修剪后按大小顺序穿在一起。从底部数第三段竹子,长约 24 厘米,上面钻了 3 个孔,孔间距为 6-7 厘米。第七根竹管(顶部)只有一根带簧片的筷子大小。与泰国 Pi Nhuon(使用黄铜簧片)不同,Pi Tom 的簧片是用竹子本身制成的。工匠会用锋利的刀剥去竹子,然后雕刻出长约 1.5 厘米、宽约 2 毫米的簧片。吹奏时,簧片会轻轻振动,通过小孔调节声音,创造出充满森林气息的旋律。

竹林间,经过克木人灵巧的双手和热情的灵魂,谱写出时而奔腾、时而深沉的旋律。这和谐的旋律,如同潺潺溪水声,如同林间风声,如同鸟儿的鸣叫声,如同踉跄的脚步声。那是灵魂,那是克木人的声音。在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依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心灵始终充满喜悦和信念。

竹林搭建的吊脚楼,林间墨绿的围巾和衬衫,纯真的民歌,熟悉的山音的乐器,竹子的灵魂,永远是克木族独特文化身份的骄傲——他们淳朴忠诚,总是懂得用青山绿水赋予的看似简单却无比珍贵的东西,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心灵。挚爱的山林,不仅为克木族人民带来了世世代代的生活源泉,也为塑造这个民族极其独特的文化印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海(向阳)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皮汤姆,克木族独特的乐器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