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电池:潜在危险以及预防火灾和爆炸的技巧
数码时代,备用电池已成为许多人的必备物品,随时随地为移动设备提供电力。然而,便利的背后却存在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对用户构成安全隐患。
充电宝起火爆炸事件频发,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不少人不禁思考:充电宝为何会起火?为何禁止托运?更重要的是,用户在使用充电宝时,该如何保障安全?
本文将深入分析备用电池的危害,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帮助您以最安全的方式使用该设备。
备用电池为何有爆炸危险?
锂离子 (Li-ion) 电池最早开发于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其比镍氢或铅酸电池更紧凑、更轻便的设计能够存储大量能量而变得非常受欢迎。
如今,这些电池为各种各样的设备提供动力,从智能手机和移动电源到电动汽车,甚至国际空间站。
.jpg)
然而,锂离子电池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缺点:它们极易燃。其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机制基于电化学反应,而电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
在极端条件下,例如极低(低于 0°C)或极高(高于 65°C)的温度、机械应力或快速充电,电池可能会过热和不稳定。
防止锂离子电池短路的关键部件是正极(阴极)和负极(阳极)之间的隔膜。该部件通常由微孔聚合物材料制成,起到屏障的作用,防止电极直接接触。
然而,为了优化充电速度并延长使用寿命,制造商通常会降低隔膜的厚度。电池充电时,电极容易膨胀,从而对隔膜产生机械应力。如果隔膜太薄,则破裂的风险会增加,导致电极相互接触,从而引起短路。
这会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从而熔化隔膜,导致更严重的短路,进而引发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虽然较厚的隔膜可以提高安全性,但它们会增加电池的内阻,从而降低充电速度。
此外,厚隔膜会占用大量空间,从而降低储能容量。因此,在快速充电电池的竞争中,一个不幸的事实是,安全性常常被牺牲。
不仅是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错误也会降低电池的安全性,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
用户应该担心吗?
科技专家估计,移动设备爆炸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五。然而,近期因电池缺陷引发的召回和火灾事件不断增多,引发了人们对电池安全性的担忧。
2022 年,新加坡消费品安全办公室 (CPSO) 勒令 Harvey Norman Singapore 停止销售 Urban.Power N.Brandz PD18W 10000mAh 移动电源,并强制在线零售商 TMALL1688 停止分销 20,000mAh 便携式移动电源,因为这两款产品在安全测试中均起火。
不仅备用电池,其他电子设备也因过热风险不断被召回。2020年10月,制造商LG电子不得不免费更换18台2016年至2019年生产的OLED电视的电源板,原因是存在过热可能导致火灾的风险。
此前,2018年,CPSO在测试中发现17种型号的移动电源起火,并迅速发出警告,要求零售商停止销售。
全球最大规模的手机召回事件发生在2016年,当时三星因电池过热导致起火爆炸而被迫召回250万部Galaxy Note7。
不仅是手机或移动电源,个人移动设备也经常引发火灾。
2022 年 12 月:一场火灾烧毁了新加坡兀兰的一间单间公寓,起火原因是一个在网上购买的电池已过期的个人移动设备。
2022 年 4 月:新加坡红山的一间公寓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在充电时爆炸而起火。
仅在 2021 年,新加坡就发生了 32 起与个人移动设备有关的火灾,23 起由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灾。
这些事件的增加表明,故障电池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采取更严格的控制。
用户应该预防火灾风险该怎么做?
由于无法准确判断电池是否安全或有故障,用户应限制夜间充电,以减少过热的风险。
此外,长时间充电时,务必确保扩展插座周围区域始终保持整洁,避免缠绕或夹伤,从而造成火灾风险。最好始终使用正品充电线,以确保设备安全并发挥最佳性能。
避免机械冲击,例如手机或移动电源掉落时,这可能会损坏电池的内部结构,导致短路和过热。
电池损坏的一个明显迹象是膨胀。如果发现电池膨胀,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电池或妥善处理设备。

另外,检查电池是否有腐蚀迹象或白色粉末残留物,因为这些都是损坏的迹象。
为了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请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存放时,应将电池整齐堆放,避免撞击或破损,并确保没有尖锐物体造成损坏。
用户应从信誉良好的来源购买备用电池并使用正品电池,避免购买二手电池,因为无法准确确定电池的状况或剩余寿命。
通常,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为2-3年,相当于300-500次充电循环,之后电池性能将逐渐下降,并且存在更高的安全损失风险。
总之,充电宝是现代生活中的有用工具,但如果使用和存放不当,就会成为潜在的危险,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
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电动汽车等电子设备中涉及锂离子电池的事故表明,了解其工作原理、遵守安全措施和选择优质产品的重要性。
只有负责任地使用移动电源,才能真正发挥其便利性。因此,每位消费者都需要掌握正确的知识,选择信誉良好的制造商的产品,并遵守安全原则,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免受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