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十三大后对外关系
考察政治报告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越南十三大外交政策基本没有变化,是越南六大、七大外交政策的延续和继承。
![]() |
从政治报告可以看出,越南十三大外交政策基本没有变化,是越南六大、七大外交政策的延续和继承。 |
根据越共十三大政治报告,越南十三大后对外关系将遵循以下方针:
——既合作,又斗争。
——推进双边外交,提升多边外交水平。
——根据具体要求、能力和条件,积极参与并发挥越南在多边机制,特别是东盟、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域和国际合作框架等重要问题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制中的作用。
——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友好传统关系。
——积极主动、负责任地与东盟国家一道建设团结、强大的共同体,维护东盟在地区安全架构中的核心地位。
——加强和深化同伙伴国特别是战略伙伴国、全面伙伴国和其他重要伙伴国的双边合作,创造利益融合,增进互信。
——按照保卫祖国新思维,积极主动参与多边国防安全机制。
——坚决、坚持不懈地打击和挫败敌对势力干涉内政、侵犯国家独立、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一切阴谋和行径。
——继续推动在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上解决海上和航空安全问题。
——积极参与、积极贡献,提升越南在建设和塑造多边机构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全面履行国际承诺和已签署的贸易协定。
外交政策的实施确定以三大支柱为基础,即政党外交、国家外交和人民外交。如果我们将越南外交视为统一战线,那么它还可以涵盖其他类型的外交,例如:政治外交、国防外交、议会外交、文化外交和经济外交。在越南的具体国情和政治体制下,尽管外交的名称和渠道各有不同,但所有外交活动均在党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进行。
综观政治报告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越南十三大外交政策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延续并继承了越南六大、七大“对外关系多元化、多边化”政策,特别是2016年越南十二大外交政策。十三大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坚持双边和多边外交并重。双边外交政策继续“聚焦”和“深化”,优先发展邻国、战略全面伙伴和其他重要伙伴。多边外交政策继续“积极主动”,优先发展东盟、联合国、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法语国家组织、不结盟运动、湄公河次区域机制和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制。
第二,明确越南外交将参与的多边机制,例如东盟、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其他区域和国际合作框架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制……与十二大政治报告的这部分内容相比,政治报告草案更加完整、具体。这体现了越南多边外交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第三,强调提升多边外交水平。这是政治报告草案中的新内容,但它肯定了中央书记处关于“到2030年加强和提升多边外交水平”的第25号指示(2018年)。
第四,关于东海问题,政治报告草案对范围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例如:“在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解决海上和航空安全及海上安全问题”。而第十七届国会政治报告只是笼统地提出“解决海上问题……”。
在对外关系方面,迄今为止,越南已与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的18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与17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13个国家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特别是与俄罗斯和印度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了全面广泛战略伙伴关系。
此外,越南是许多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已签署15项自由贸易协定,其中越南—英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最新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可以看出,迄今为止,越南对外关系已相当深入、广泛、多层次、利益交织。推动越南对外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充分挖掘每一种关系的潜力,将为越南外交活动增添新的亮点。
本文将分别从双边和多边两个层面探讨和分析越南的外交关系。在双边层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越南与日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五个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层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越南与东盟的关系。
双边关系
日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这五个国家在安全和战略层面对越南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三大后越南与这些国家的关系,首先将建立在过去已建立的基础之上,并着眼于未来双方的战略利益。
日本
自1973年9月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诸多方面不断发展深化,尤其是在政治上高度互信。两国外交关系不断提升:2002年建立长期稳定的信任伙伴关系;2006年建立面向亚洲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9年建立面向亚洲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建立面向亚洲和平与繁荣的深广战略伙伴关系。
双边贸易额达400亿美元,日本是越南第四大贸易伙伴。目前,在对越南投资的138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是第二大投资国。受中美贸易战、日中在地区影响力竞争以及日本希望摆脱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等因素影响,许多日本企业已将生产设施从中国迁往越南。
去年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当选首相后,便将越南作为出访的首站。值得注意的是,其前任安倍晋三在2013年第二次出任首相后,也将越南作为首访国。菅义伟在与越南领导人会谈和会见中强调,两国拥有诸多共同战略利益,例如东盟在地区的核心地位、东海争端等,并表示日本视越南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愿景”的重要伙伴。菅义伟在越南-日本大学对学生发表演讲时也明确了这一愿景。
越日防务安全关系显著拓展,取得实质性进展。2020年7月,日本向越南提供366亿日元(约合3.47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帮助越南提升海上安全保障能力,包括建造6艘新型巡逻艇。访越期间,两国签署了日本向越南转让国防技术的协议。
鉴于过去达成的协议以及两国稳定的政治局势,可以相信未来一段时间越南与日本的关系将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有几个因素可以对这一良好关系充满信心。首先,两国之间已经建立并巩固了政治互信。其次,两国对地区安全问题、东海利益以及自由、开放、和平与繁荣的印太地区有着共同的关切。日本尤其希望推动和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将其视为日本的影响力战略,同时建立志同道合的联盟,以应对该地区的安全威胁和挑战。越南在东海和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对于实现日本的“愿景”尤为重要。第三,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关系继续保持高度信任。这是东亚文化国家外交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
2020年,越南与美国庆祝建交25周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这一纪念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并未阻碍两国关系总体发展趋势,两国拥有诸多共同战略利益。
回顾过去25年,这两个昔日的敌人之间关系的进展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初,甚至两国资深外交官都难以相信或想象的。比尔·克林顿总统2000年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美国总统也纷纷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乔治·W·布什(2006年)、巴拉克·奥巴马(2016年)和唐纳德·特朗普(2017年、2019年)。越南方面,许多越南高级领导人也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总理潘文凯(2005年)和阮晋勇(2008年),国家主席阮明哲(2007年)和张晋创(2013年),特别是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2015年)的访问。
在越美关系中,经贸关系始终处于首位。正如阮春福总理2020年11月会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时所说,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驱动力。国防安全关系被视为巩固和加强双方互信的渠道。巧合的是,2021年第一个月,美国迎来了新总统和新政府;越南则召开党代会,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位。这对两国关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要的优势在于,拜登总统对越南并不陌生。他曾在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2009-2017)担任美国副总统八年,期间曾两次会见来访的越南高级领导人(2013年和2015年)。值得一提的是,在阮富仲总书记访美期间(2015年),拜登先生代表奥巴马总统设宴款待了阮富仲总书记和越南高级代表团。在欢迎辞中,拜登先生借用了阮文翘的两首诗来形容充满希望、充满希望的越美关系,即:
“上帝仍然让我们拥有今天,
巷尾的雾散了,天上的云也散了。”
此外,拜登政府的关键官员中,有数人曾在奥巴马政府任职,如时任国务卿(尚待美国参议院确认)安东尼·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白宫亚洲事务顾问库尔特·坎贝尔以及前国务卿气候变化顾问约翰·克里等,他们在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都支持越南在此前“重返亚太”政策和当前“印太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然而,第一个挑战是,美国新政府需要一段时间来按照其新方针稳定与包括越南在内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因此,在此期间,越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一段平静期。
第二个挑战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可能会继续向越南施压,要求其减少双边贸易逆差。此外,特朗普政府留下了一个新政府难以忽视的遗产:美国贸易代表得出结论,认为越南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而对此的回应可能是征收惩罚性关税。然而,拜登政府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尚不明朗。
第三个挑战是,民主党政府传统上会关注民主和人权。库尔特·坎贝尔以在人权问题上的强硬著称。然而,必须理解,无论美国哪个政党执政,民主和人权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他三个支柱是: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利益以及民主和人权。根据目标,美国会优先落实这三大支柱。目前,在对越关系中,前两大支柱更为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拜登政府会忽视第三大支柱。无论如何,为了不损害两国关系,这个问题需要妥善处理,不仅在2021年,而且在未来四年任期内都应如此。
印度
越印关系传统悠久,在2007年战略伙伴关系和2016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逐步发展壮大。两国贸易额也从1995年的7200万美元增至2018年的107亿美元。2020年初,两国开通了直航,最近,越南时隔数十年又从印度进口了大米。
两国国防安全关系日益加强,被视为双边关系的支柱。两国在东海问题和地区安全问题上拥有许多共同看法。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两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理仍然举行了视频会谈。2020年底,两国海军在东海越南海域举行了“航行演习”。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越印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并在经贸、国防安全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此外,越印关系也将在“东向行动”政策和“东盟印太地区愿景”框架下继续发展。
澳大利亚
越南与澳大利亚已将两国关系从2009年的全面伙伴关系提升到2015年的加强全面伙伴关系,再提升到2018年的战略伙伴关系。自1973年两国建交以来,45年来,双边关系在贸易投资、国防安全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2017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是越南第七大贸易伙伴,越南是澳大利亚第十五大贸易伙伴。目前,澳大利亚对越投资额在越南138个投资国中位列第20位。自2018年起,两国建立了年度经济伙伴关系会议机制。
在防务安全领域,两国建立了多项对话与合作机制,自2010年起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自2001年起建立防务对话,自2013年起建立年度国防部长级外交会议;自2018年起建立年度副部长级安全对话,并于2018年签署了关于促进防务合作、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和维和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
尽管近年来两国双边关系发展良好且令人印象深刻,但数据显示,与越南9000多万人口的市场和澳大利亚约2500万人口的市场相比,这一发展仍然微不足道。2021年初,阮春福总理与斯科特·莫里森总理在通话中表示,莫里森总理希望在2023年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之际,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澳大利亚领导人希望深化与越南的关系。本着这一精神,考虑到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潜力和地位及其多方面的战略利益,越南应主动出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展与澳大利亚更紧密的关系。
中国
与上述四国关系相比,越中关系始终比较复杂,但对越南来说最具战略意义。
1991年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升级:战略伙伴关系(2008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9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两国还确立了双边合作的原则和框架:友好邻邦、全面合作、长期稳定、面向未来(1999年);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2005年);以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2013年)。
这些都是促进和维护双边关系稳定的重要原则和框架,但落实和落实这些原则和框架必须灵活、主动,并结合新的形势。
目前,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2019年、2020年,双边贸易额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然而,越南始终存在贸易逆差,这需要反思和调整。
坦率地说,在当前两国关系中,边界领土问题,特别是东海主权问题始终是最不稳定、最具挑战性的因素。越南的一贯外交政策是始终重视并优先发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关系。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将取决于两国如何处理边界领土问题和东海问题。
多边外交
此处的多边外交指的是越南参与区域和全球机制、组织和运动。越南参与并成为许多此类多边机制的成员。在本节的范围内,本文仅讨论越南与东盟的关系。
越南于1995年7月8日正式加入东盟。2020年是越南成为该地区组织第七个成员国的25周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越南加入东盟对柬埔寨、老挝和缅甸随后加入东盟产生了影响,实现了东盟创始国将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纳入东盟的梦想。
东盟作为越南的直接安全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东盟在越南的政治报告和外交政策中,尤其是在过去两届任期内,始终被视为重要且优先的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十八大政治报告草案也强调了东盟在越南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和优先地位。
在与东盟的关系中,越南的战略思维和方针始终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利益不断调整。越南的政策经历了“多交朋友,少树敌”、“国际关系多元化和多边化”、“从对抗走向对话”、“积极主动、负责任地与东盟成员国合作,建设强大共同体”等一系列转变。
越南加入东盟以来,于2010年和2020年两度担任东盟主席国。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越南带领东盟克服挑战,不仅保持了凝聚力,而且在区内合作以及与外部伙伴的外交关系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500多场线上会议、签署80多份文件、所有东盟高级别会议、东盟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会议均得以成功举行,并发表了令各方满意的声明。此外,在越南的领导下,东盟的地位和声音不仅局限于本地区,而且通过促进与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对话与合作,提升到全球层面。此外,东盟峰会主席声明强调国际法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解决东海争端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越南也成功为东盟在东海问题上发出共同声音。
回顾过去25年,展望未来5年及更远的未来,东盟对越南发展事业、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始终具有重要意义和战略意义。而这也正是越南面临的挑战:如何为维护东盟内部团结做出贡献,不让各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影响东盟在与外部伙伴关系以及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声音和共识。因为东盟内部的任何不团结都会首先损害越南的利益。也就是说,越南不仅将其与东盟的关系视为战略关系,而且需要以某种方式与东盟每个成员国建立战略关系。
政治报告草案中的外交政策基本一致,延续了越南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外交政策,尤其与越共十二大外交政策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指导方针和实施思路更加具体,尤其更加强调外交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体来看,越南十三大后,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层面的外交关系都将持续发展,尤其是在2020年。在双边层面,新冠疫情可能仍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越南领导人出访或接待其他国家领导人和元首访越的落实(如果有的话)至少在2021年上半年之前产生影响。此外,越南与美国和中国的外交关系或多或少将受到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由于拜登政府仍然繁忙,优先解决国内问题,这一政策至少还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明朗。在此背景下,越南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美国新政府接洽并发展关系,另一方面加强和深化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个国家以及其他重要伙伴的关系。
在多边领域,2021年,越南将完成2020-2021年任期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的职责,并参与东盟框架内的活动。
越南外交面临的挑战不小,但“保持不变,适应一切变化”的座右铭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越南外交工作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