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后俄罗斯与北约关系“走下坡路”
(Baonghean.v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于7月9日在波兰华沙落下帷幕。尽管会议讨论了诸多议题,从成员国的贡献程度、打击自称“伊斯兰国”(IS)的势力,到英国脱欧的影响……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旨在加强北约东翼防御、遏制和威慑能力的决定。尽管北约方面不承认,但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些举措旨在对付俄罗斯,这将对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本已不太好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北约“既拳打脚踢又摩擦摩擦”
此次在波兰华沙举行的峰会被认为是冷战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会议,因为会议做出了从根本上改变北约安全政策的决定。
因此,北约将采取扩张政策,通过在东欧进行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来适应北约所称的“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 |
北约在波兰华沙峰会上通过了多项重要决定 图片:路透社 |
此次会议后,北约将正式在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部署4个多国营,每个营编制为800至1200人。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表示,这种驻军将根据需要持续下去,不受时间限制。除了向与俄罗斯接壤的东侧部署部队外,北约峰会还正式宣布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并在罗马尼亚部署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联合旅,以加强其在黑海地区的军事力量。
如今,北约的快速反应部队规模扩大了三倍,以一支先头旅为核心,能够在短短几天内完成动员。或许北约过于“清楚”自己未能妥善应对2008年俄格冲突以及2014年俄乌冲突,最终导致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领土。因此,本次会议的决议表明了北约对俄关系政策的转变,即从“力求不挑衅”转向“克制和威慑”。
![]() |
俄罗斯核潜艇停泊在摩尔曼斯克地区一处基地。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的强硬举措具有军事和政治意义,表明北约的团结一致,愿意保护直接面临“威胁”的成员国,特别是前线国家。
尽管北约一直否认,但北约眼中最大的“威胁”之一无疑是俄罗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7月13日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上承诺向俄罗斯“解释”北约的行动,这绝非巧合。
与此同时,法国、德国、卢森堡等一系列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也纷纷表态,强调北约不威胁任何国家,北约继续希望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
“俄罗斯熊”不容易被“诱惑”
尽管北约极力安抚,但俄罗斯立场坚定,称北约增加新成员国并加强在东部地区的活动是“挑衅行为”。俄罗斯对北约在本次峰会上的举动有所预判,并明确表示将“对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任何军队和装备做出回应”。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也强调,“俄罗斯不会忽视北约的行动”。与此同时,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将采取技术和军事措施“保护其领土完整”。
俄罗斯不仅发表强硬声明,还证明自己并非一个只会说“空话”的“容易对付”的对手。就在北约峰会开幕前几天,俄罗斯宣布将在波罗的海和克里米亚部署两座“波德索尔努赫”远程雷达站,以“探测任何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军舰”。
![]() |
俄罗斯现代电子战系统模型。图片来源:国际网络 |
该雷达系统能够监测最远450公里外的军舰和战斗机,将帮助俄罗斯密切监视北约的所有动向。此外,俄罗斯还宣布,正在完成位于黑海新罗西斯克港(位于莫斯科以南约1500公里)的最后3个潜艇坞的建设。黑海舰队的新基地将拥有6艘“华沙”级潜艇,能够对25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攻击……
当然,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在当前俄罗斯与北约关系不佳的背景下,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一场对双方都有害的新军备竞赛、新冷战完全有可能爆发,对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和平、稳定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双方均已宣布愿意通过双边对话解决分歧,缓解紧张局势。
最近的契机将是7月13日举行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显然,俄罗斯明白,在“以少打多”的局面下,军备竞赛对俄罗斯不利。北约方面也不想削弱俄罗斯在解决该地区乃至世界诸多热点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包括结束乌克兰东部旷日持久的战争或结束叙利亚内战的谈判。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这些算计仅足以让俄罗斯与北约止住“下坡”趋势,但在当前背景下不太可能改善双边关系。因此,7月13日即将举行的会晤很可能仍将是一场“聋子对话”!
水玉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