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取决于能否包容差异!
(Baonghean.v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于11月11日共进晚餐,并于11月12日举行联合记者会。两位分别领导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势人物之间的交流内容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中美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弥合的隔阂,因为双方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这意味着要设法限制对方的影响力。那么,在这些会晤中,双方是否会“降级”?
![]() |
2014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北京举行的APEC庆祝晚会。图片来源:路透社 |
相关新闻 |
---|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习近平先生选择了一场肯定其自身身份认同的对话。他直截了当地承认了中国过去和现在走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因此,习近平先生首先做的就是让奥巴马先生不得不接受政治制度的差异。一旦接受了政治制度的差异,在每一次关于人权和民主问题的对话中,双方必然会有各自的认知和标准。奥巴马先生不能把美国“自由世界”的观点强加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这正是习近平先生让奥巴马陷入困境的原因。
塔普先生建议以此为出发点,双方定期交流、通话,更加坦诚、密切地沟通,加强双边关系。
从美国方面来看,奥巴马此次访华似乎也带来了对其白宫剩余两年任期的担忧,而最近的国会选举似乎更像是共和党的一场私事。难道这就是奥巴马此次表态充满借口、寻求中方“同情”的原因吗?
首先,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表示,美国“非常欢迎中国的繁荣、和平与稳定”。
第二,奥巴马确认,美国并不寻求遏制中国,甚至在许多方面视北京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第三,奥巴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主动“解释”称,“美国与推动香港抗议活动无关”。奥巴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仍然认为有外国势力介入香港抗议活动。习近平相当强硬的回应中也隐晦地提到了这一点:“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其他国家不应干涉。”
在这些会议上,APEC 22峰会东道主国家的领导人多次谈到分歧,并表示中美关系要发展好,就必须接受中美之间的分歧。习近平强调的重点是,两国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差异中和谐相处。不过,习近平本人似乎并不接受美国的分歧。
分析人士称,奥巴马在这些会晤之后试图拉拢中国。原因显而易见: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摧毁自称“伊斯兰国”(IS)的组织、叙利亚问题等热点问题,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对抗性”分歧,美国确实需要拉拢中国。这也是奥巴马出席APEC峰会主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并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原因。然而,尽管美国积极向中国“示好”,习近平似乎却并不在意这些善意。习近平总是回避,以免奥巴马的愿望成真。这不难解释,因为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决定感到不满。因此,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阻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而此次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正是习近平表达这一观点的最佳时机。习近平在题为《亚太梦》的演讲中发出了非常明确的信息:亚太是亚太人民的亚太,这意味着亚太地区没有美国或任何其他地区外国家的参与空间。
显然,分歧尚未被接受,中美关系依然充满荆棘。
志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