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军民参与上寮战役
上寮战役的胜利是崇高的国际无产阶级精神的胜利,是越老两国人民、两军团结互助精神的胜利。在这一辉煌胜利中,乂安省军民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和平和越南西北部惨败后,法国殖民者集中兵力保卫老挝北部。他们的阴谋是将桑怒变成越南西北地区一个坚固的“那山式”堡垒,以防止越南主力军在老挝上游战场发动进攻,并威胁越南革命自由区。。

为了粉碎法国殖民者的阴谋,带领抗战走向胜利,越南党和政府决定配合老挝巴特寮解放军开展上寮战役。上寮战役的目的是“消灭一部分敌军,解放一部分土地,帮助老挝抵抗政府扩大和建立主要根据地,为促进老挝人民的抵抗创造条件”,只是为了“进一步训练我们的主力军掌握战术,并贯彻党的国际政策”。
老挝上游的战斗区域距离越南的后方基地非常远,因此“供应问题最棘手”这项任务至关重要。为了做好这项任务,越南党中央和政府委托清化、义安、河静三省负主要责任,调集人力、物力支援这项运动。
为落实中央交给的任务,1953年2月21日,义安省党委、政府召开军、民、政、党会议,深入研究服务上寮战役的要求和任务。会议确定义安军民的主要任务如下:“确保越老联军和参加上寮战役部队的充足补给”。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会议结束后,省行政抵抗委员会立即决定成立前线供应委员会,称为“乂安省地方产品委员会”,代号K31,总部设在Do Luong县,由Le Loc同志担任主席。
从义安到川圹的运输路线长达400多公里,许多路段无人涉足,且气候极其恶劣。为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任务,义安省迅速调集72940名工人,抢修了170公里道路,并在富田(演州)至杜良、芒森至老挝的7号公路上修建了100多座浮桥和便桥。
通往老挝的7号公路开通后,在省黄金和土特产局的直接指挥下,12000名义安劳工带着1486辆自行车、1066艘小船和独木舟,沿着7号公路或拉姆河运送了740吨大米、数千头水牛和奶牛、数百吨盐、鱼干、鱼露和其他物资,为战争服务。
1953年5月20日,义安省继续动员12700名搬运工。搬运工们必须翻山越岭,穿越森林,翻越农哈、班班、富国、会嘉能、帕平等地的高地,将粮食、补给、武器和弹药运送到川圹。该省地方部队195营、121连和123连也被动员到川圹,在老挝领土上直接作战。。
乂安省不仅为战役调集人力(主力部队、前线劳工)和物力(粮食、补给、弹药),也是参加上寮战役主力部队的训练区之一和进攻敌军的出发点。为备战战役,1953年3月17日,第304师在乂安省安山县当山乡召开军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越南中央党政代表阮志清同志和老挝党政军、伊查拉阵线代表富米·冯维集同志。
1953年3月31日,第304师分成两翼向老挝境内推进。在师长黄明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第99团和第66团翻越塔多巴克拉克山坡,攻击敌军从农黑到班班的防御体系,阻止敌军撤退到石缸平原。随该翼行军的还有普米·冯维吉(Phumi Vongvichit)同志。该翼在老挝集结后,与陶途(Thao Tu)同志指挥的巴特寮营配合参加战役。在第304师政委黎章(Le Choong)同志的指挥下,第57团秘密翻越普莱西棱山坡,跟随芒岸(Muong Ngan)、芒岸(Muong Ngan),直捣丰沙湾镇。随该翼游行的还有川圹省委书记 Nhuvu 同志。
1953年4月8日,上寮战役打响。尽管地形复杂,山高水深,日照阴晴不定,但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数万义安劳工不辞辛劳,日夜搬运粮食、盐、枪支弹药,为追击敌军提供支援。在许多地方,前线劳工为了保护物资和伤员,不得不直接与土匪搏斗。
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1953年5月3日,上寮战役胜利结束。越老联军歼灭近2800名官兵,解放了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2人口超过4万,包括桑怒省、川圹省大部分地区和琅勃拉邦省部分地区,其中南乌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老挝西北部最富饶的地区。。
上寮战役的胜利,不仅有利于消耗敌军,扩大老挝抵抗根据地,而且使老挝抵抗根据地与越南清、义、静后方连成一条连续的地带,为两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普米·冯维吉同志评价这次胜利的意义时说:“老挝上游战役的胜利是崇高的国际无产阶级精神的胜利,是越老两国人民、两军团结精神的胜利。”在那场光荣的胜利中,乂安省军民做出了不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