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故里——感恩与回报的地方
五月如同神圣的承诺,将全国各地的人们聚集到森村和黄柱——这些质朴而神圣的地方,与胡志明主席的一生息息相关。“胡伯伯故里”这两个词,既熟悉又深刻。这片土地曾孕育了一位伟大的灵魂和人格;如今,它依然默默地滋养着世世代代、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跨越一切界限,汇聚在感恩的洪流中。

神圣的文化源泉
五月的一个早晨,胡玉山导演(1955年生)回到了胡伯伯的故乡黄竹村和森村。这次旅行是他自己的朝圣之旅,是一次回归情感源头的旅程,正是这些情感帮助他创作出那些感人至深的电影作品。在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燃起的情感,催生了一部又一部深刻刻画胡伯伯肖像和高尚灵魂的电影作品,例如《童年的月亮》和《爱的画》。
.jpg)
在《童年的月亮》中,他透过每一间简陋的屋顶、母亲在吊床旁轻柔的摇篮曲,以及父亲在油灯下温暖地念着汉字的声音,追寻胡伯伯的童年。影片深刻刻画了胡伯伯家庭的种种损失,尤其是黄氏嫦娥的离世,真实而感人地展现了他动荡却又充满爱意的童年。
仍在“《爱的画》由胡玉珊导演,讲述一位僧人还俗后,用一支电笔默默地画了数百幅胡伯伯的肖像,以表达艺术家对这位敬爱的领袖从心底发出的深深敬意。
两部作品均获得高度评价,导演胡玉翔荣获2010年FICTS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主演阮雄强也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童年的月亮》荣幸地被电影局选中,在乂安省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电影周期间放映。

为了拍摄这些真实感人的画面,胡玉山导演多次回到胡伯伯的家乡,倾听人们的口述故事。
要了解胡伯伯,就必须去黄柱乡——他的出生地;必须去森村——他的性格形成的地方。
对我来说,黄竹村就像一位勤劳的母亲,森村就像一位模范的父亲。这两点凝聚了一位既伟大又充满祖国灵魂的胡志明。
导演何玉仙
胡伯伯诞辰135周年,黄筹村的茅草屋依然完好如初。小院、巷口的槟榔树、木槿篱笆、翠竹丛……仿佛都还残留着胡伯伯的温暖。对于这位来自西南地区的导演来说,那一幕幕让他感到莫名的熟悉,仿佛就在他的记忆里。

五月的这几天,扮演胡伯伯的艺术家们——人民艺术家裴白平(先知),艺术家 Manh Truong(暹罗的陶钦),艺术家 Minh Duc(眺望大海)也悄然归来,重访他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对他们来说,胡伯伯的家乡不仅是电影的拍摄地,更是一片神圣的记忆之地,是创作情感的源泉,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找到自我的地方。
充满团结
无论身处森村的静谧空间,还是置身黄竹村的宁静竹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感受——在这里,一切界限似乎都消失了。无论身份、地位或宗教信仰如何,每个人都敞开心扉,抛开分歧,更加亲近彼此。
正如范世悦先生(1991年出生,荣市教区沙堤教区朗南堂区)透露:“回到胡伯伯的家乡时,沙堤教区的孩子都记得胡伯伯于1968年8月写给沙堤人民的信。
胡伯伯在信中写道:“得知7月21日美军飞机轰炸和炮击沙堆县,造成两名主教和三名神父受伤,多名僧侣、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伤亡,教堂被毁,数百所房屋被摧毁,我深感悲痛……我向神父、僧侣和遇难者家属致以慰问和慰问。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应紧密团结,守望相助,地方政府应想方设法帮助人民解决眼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共同努力抗美援朝、拯救祖国。”
.jpg)
阮文礼坦言:“对我来说,胡伯伯的忠告展现了他那颗深沉善良的心,他毕生致力于国家和人民。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我在胡伯伯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宗教和地位界限的伟大宽容。每次回到胡伯伯的家乡,我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他成为全民大团结的活生生的象征。”

除了国内游客,胡伯伯的家乡也迎来了许多国际宾客。虽然未能在胡伯伯诞辰当天前来,但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候补委员、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蒙赛·老木雄同志和老挝代表团也于2025年初访问了胡伯伯的父老故里。虽然蒙赛·老木雄同志曾多次访问义安省,并向胡伯伯敬献鲜花和香火,但每次访问都留下了特别的情感。
.jpg)
蒙赛·劳姆雄同志在交谈中表示,胡志明主席不仅是越南人民的领袖,也是越南和老挝两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和精神支柱。胡伯伯的家乡一直是团结、同情和爱的力量的伟大象征。
这里,曾庇护和滋养着一位伟大的灵魂。如今,它依然默默地滋养着世代之间、国度之间、心灵之间的纽带,跨越一切地域,汇聚成感恩之河。
蒙赛·劳木雄同志——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共同家园”焕发新活力
金莲国家特别遗址管理处处长黎春忠表示,根据遗址登记名单统计,5月10日至19日,该遗址共接待游客6.3万余人次。除近4500个国内旅游团外,还有来自老挝、泰国、印度、中国、法国等国的近20个外国旅游团。预计游客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这表明,金莲遗址的吸引力和地位在游客和国际友人心中日益深入人心。
.jpg)
有一件特别的事,来到胡伯伯故里的游客不仅会被他童年时代留下的纯朴、淳朴的风景所感动,而且看到这片土地上每天发生的变化,也会感到高兴和自豪......就在最近,政府副总理陈红河签署了2025年5月14日第921/QĐ-TTg号决定,认可乂安省南丹县在2024年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
秉承胡伯伯的教导,南丹县党委、政府和人民团结一致,已完成2021-2025年阶段先进新农村县标准的9/9。与此同时,人均年收入达到6700万越南盾,贫困率大幅下降,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尤其是莲花,这片土地自古以来的象征,如今不仅是一种文化形象,更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当地拥有60多公顷的莲花种植面积,以及一系列莲花特色产品,例如茶叶、莲子干、花茶等……当地拥有15种“莲花产地”产品,其中11种产品达到三星级至四星标准。
如今,莲田不仅传承着乡村精神,更开辟了与体验式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南丹——这片拥有悠久传统的土地,正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确立其新的角色和地位。


进入历史性的五月天,胡伯伯家乡的莲花齐开,仿佛在迎接四面八方归来的人流。莲花从艰辛中崛起,正如这里的人民从艰辛中崛起,谱写了新的征程——变革、融合、发展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