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第一个拥有核反应堆的国家
东南亚哪个国家拥有第一座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对环境和经济有何影响?
越南——东南亚第一个拥有核反应堆的国家
东南亚第一座核反应堆建于越南大叻。该项目由美国于1961年4月启动,1962年12月竣工,其建筑设计由吴越秋(Ngo Viet Thu)完成。该核反应堆于1963年2月26日首次达到临界状态,并于1963年3月3日正式投入运行。
该核反应堆最初主要用于研究、培训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但它于1968年退役。

国家统一后,在苏联的援助下,该核反应堆得到修复,并提高了发电能力,于1984年3月20日恢复运行,发电能力达到500千瓦,比原先增加了一倍。
大叻核反应堆运行40余年来,始终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过任何影响人类和环境的事故。
核反应堆对科学研究、生产医疗和工业用同位素以及培养原子能领域的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除越南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其他国家也表示有兴趣发展核能作为清洁可持续能源。
核反应堆对大叻旅游业的影响
大叻核反应堆长期以来安全运行,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且没有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
2014年,当越南-俄罗斯原子能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提出建设新反应堆的建议时,林同省一些领导人表示担忧。
这些担忧并非出于安全考虑,而主要关乎大叻的旅游形象——这座以清新气候和宁静自然而闻名的城市。大型核研究中心的建设可能会引发游客担忧,并影响城市发展规划。
不过,专家表示,现代化的核中心不仅安全,还能促进科技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提升地方地位。
为了协调发展与保护,需要仔细评估新的反应堆建设项目,确保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确保大叻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独特形象。